《中国不同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标准的建立与立典剖面研究》评为优秀

2012年5月1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由地质所季强研究员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中国不同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标准的建立与立典剖面研究》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最终得分95.2,评为优秀。该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成果:

1.系统研究了华南不同相区的15条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对这些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进行了精确划分和对比,初步确定了它们的岩石地层系统,特别对泥盆—石炭系事件的沉积给予了专有名称,例如湖南的塘林冲层等。

2.对不同门类生物受泥盆—石炭系事件影响的表现形式及它们的地层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牙形刺生物地层为标准的生物地层系统;重新研究了牙形刺管刺属(Siphonodella)的演化谱系,厘定了先槽形管刺(S. praesulcata)和槽形管刺(S. sulcata)的分类特征,坚持以演化谱系中槽型管刺的首次出现作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定义;提出了不同相区(深水盆地、斜坡相区、较深水的碳酸盐台地相区即传统的外陆棚相区、较浅水的碳酸盐台地相区即传统的内陆棚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识别标准。

3.对泥盆—石炭系事件的性质和在不同相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事件层中发现了斑脱岩,获得锆石定年年龄值为359.6±1.9Ma,为国际地质年表中公布的泥盆—石炭系界线359.2Ma的推测年龄提供了实测年龄的佐证。

该项目的研究为在华南各省建立与国际统一的界线标准提供了相应的地层标志和生物标志,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参考;15条剖面中的贵州长顺睦化地区大坡上剖面是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泥盆-石炭系事件的绝对年龄,为该剖面参选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提供了新证据,使我国有可能赢得一枚新的“金钉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 泥盆系 石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