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挑战“非洲起源”假说:现代人类“多地起源”

   中科院专家挑战“非洲起源”假说:现代人类“多地起源”

中科院专家挑战“非洲起源”假说:现代人类“多地起源”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长江日报(刘功虎):我们从哪里来的?全球分布的各种现代人类,其祖先都来自非洲吗?人类有过多少次“走出非洲”?这些问题,既是考古学家也是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谜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高星出席多个学术活动,公布他以及这个领域最新的研究材料和动态。结合证据与推理,他坚持相信,“现代人类皆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并不确切,而“多地区进化”才是最接近真相的事实。

尼安德特人,北京猿人和现代人类皆起源于非洲?此说并非终极真理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大众对“人”的进化轨迹渐渐形成共识,那就是从古猿、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进化到现代人,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高星介绍,另一个广泛共识是,人类最早的祖先起源于非洲;在久远的过去,人类有过一次意义非常重大的“走出非洲”。但后来,各地的古人类物种悉数灭绝,只有赤道附近的非洲古人类幸存了下来。他们第二次走出非洲,遍布全球。

“人们争论的焦点其实是,‘现代人类’是否都起源于非洲。”高星说。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非洲是现代人类即晚期智人的唯一起源地,他们于六万至七万年前走出非洲,逐步替代“北京猿人”等原有的本土古老人群。按照这个观点,现代人类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物种,大概在20万年至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尼安德特人、北京人那些古人类,都因为某种原因消失了。

“包括我们中国学者在内,世界上很多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不同意这个说法”,高星表示。最近,针对我国河北泥河湾遗址发掘新的进展,江苏中华曙猿迹象的论证,河南舞阳古人类遗迹研究,重庆龙骨坡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遗址研究等材料的系统分析,结合最新的古基因组测序技术,他发现,原来被认为已经消失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实际上有4%到近20%的古基因遗存,悄悄保留在我们现代人的基因序列中。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链条并没有凭空消失,没有彻底让位于外来的新物种。”

高星认为,“非洲说”及“替代说”,虽然在学界有相当多的认同,也有相当多的古老人群基因数据做论点支撑,但并不能代表最终的科学结论。随着新材料新数据的不断被发现被披露,现代人类“多地区进化”及“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论述或许更为可靠。

坚持“多地区进化”不是出于民族心理

高星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现在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他透露,自己在高中阶段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立志要报考中文系,但命运安排他进了北大的考古专业。从那以后他常被安排去人烟稀少、环境艰苦的野外实习,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种生活令他慢慢找到了考古的乐趣。通过一块块从杂土里拨拉出来的石器、陶片去探寻古人类吃什么、用什么、怎么生活,这样的研究让考古学很有魅力。

“这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高星笑着透露,他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使用了“平分秋色”之类的词语,结果被导师批评了一番,说是科研报告要避免文学色彩过于浓厚,正确的用词应是“各占一半”。

在多年学术生涯中,高星悟到,总结考古成果、梳理研究心得,用语固然应当严谨,但论文写作仍应追求生动与精彩。

考古也曾经给高星带来惊险刺激的体验。有一次在山西铜川的一个先秦墓葬发掘中,他们发现一个头与身体分割的将军尸体。当时天快黑了,来不及绘图拍照,周围又有很多群众围观,为了安全起见,高星抱着将军的头颅从人群中撤离了。

“当时我那个紧张啊,倒不是害怕怀里的人头,而是担心不法分子把文物抢跑了。”

尽管考古是冷门专业,但它有些课题是绝对的大热门,比如人类的起源问题,人类在全球的进化迁徙轨迹等等。“这些牵涉到每个人的关切、关怀,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等等,因此,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我们一定要慎重,不能哗众取宠”,高星表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者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国内关于人类起源与演化的探讨与争论,越来越受到海外的关注。高星表示,他们坚持“多地区进化”的观点并不是民族主义作祟,而是中立客观研究的持续结果。

访谈

“要说非洲人种完全替代了各地的本土人种,我们有不同意见”

本土人类一直居于东亚人种进化的主体地位

读+:现代中国人的主体,是不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后代?

高星:从中国目前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考古资料和古代环境等方面的证据看来,周口店北京猿人与后来出现的早期现代人人类,如山顶洞人等,是有连续承接关系的。比如,它们之间的头骨演变以及生理发育等方面,都可能找到连续演化的证据。

读+:但很多人认为北京猿人彻底灭绝了,他们是基于什么理由?

高星:北京猿人是否彻底消失,本就不是定论,因此推测其消失的原因也莫衷一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上有过严重的冰川时代,导致了远离赤道的各人种灭绝。但是种种证据表明,末次冰期气候并不足以导致本土人类完全灭绝。中国古人类头骨上有很多共同的、连续性的形态特征,同时,一些化石上也出现了常见于西方人群的形态特征。

读+:具体有哪些特征?

高星:研究发现,在中国乃至东亚的近现代人头骨中,以不同的频率存在着头骨正中矢状突隆、下颌圆枕、夹紧状的鼻梁、第三臼齿先天缺失、门齿内侧呈铲形等5项特征。这些特征,均不见于非洲近现代人,但可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上找到近似的特征。这说明东亚近现代人群演化自本地的远古人类,而与非洲人群亲缘关系更远。

读+:还有别的证据吗?

高星:我们还发现,陕西大荔人头骨眼眶与鼻腔前口之间的膨隆,南京人头骨高耸的鼻梁,广东马坝人头骨的圆形眼眶和其锐利的下外侧边缘等,这些现在常见于西方人群的形态特征,反映出我国当地种群,曾和外来种群有过基因交流。

包括元谋人、周口店北京人、郧县人等在内,所有在中国发现的更新世古人类门齿内侧皆呈铲形,这跟非洲、欧洲人的牙齿特征都不同。这些基因特征是独有的,很可能来自中国本土种群。北京猿人是现代中国人祖先,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那就是大量的文化证据。

现代人起源的真理只有一个,必将会有新的理论打破目前观点的对立,而解决这一问题则有赖于多学科的交叉、多方面的证据和各领域优势的发挥。

现代人皆出自非洲的假说,也不是基于化石证据

读+:你这个证据链条是确凿的吗?

高星:人类学家的科研工作,不可能像公安局刑侦破案那样,将中国古人类的演变拼接成一个没有缺口的环。我们承认,这中间仍然是有漏洞的。但是从出土化石的证据上看,它们之间前后继承延续的趋势很清晰。那些现代人是从非洲人迁徙而来的假说,也主要是遗传生物学家根据现代人类的基因遗传变异推导出来的,并非来自于化石证据。

读+:总体而言,中国本土古老人类与东亚现代人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高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人类演化模式,应该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即本土人类连续演化,古老型人群逐渐演变成现代人群,其间与来自西方、北方、南方的其他现代人群有过融合与基因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本土人类一直居于主体地位,外来人群起到一定程度的改造作用,但没有发生整体的替代。

读+:与欧洲、非洲古人相比,亚洲古人有什么显著特征?

高星: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百余处人类化石的地点,这些古人类化石表现出许多共同点,并且具有连续性特征,这表明这些化石个体同属于一个种族。在非洲、欧洲和西亚,当地人类使用的石器一直存在系统性的演变和替代过程,但在中国乃至东亚范围内,旧石器文化却呈现缓慢、连续发展的趋势,没有像西方旧石器文化那样发生阶段性特点明显的演替。

这些都说明,亚洲古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人类可能更勤劳,文明更有连续性。因地制宜、简便务实地使用工具,最低限度开发生存资源,不断迁徙寻找新的适宜领地,从而使得新、旧石器工具需要同时被使用。

读+:还有没有别的学者持你这种观点? 

高星: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吴新智院士就提出了东亚地区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他的核心论点是,东亚地区自直立人以来,人类进化就是连续的,不存在演化链条的中断,其间未发生过大规模外来人群对本土人群的替代,该地区古人类与外界有过一定程度的隔离,使其得以保持区域特点,在形态上有别于旧大陆西侧的人群。

“人类起源”与“现代人起源”,是两个不同问题

读+:人类祖先究竟有过几次“走出非洲”?

高星:1987年,美国3位遗传学家以现生人群的线粒体DNA研究结果推定,并从母系角度追溯,提出“夏娃假说”,认为早期现代人群可能在10万年之后走出非洲,10万年之后先后来到欧亚美大陆,即所谓“走出非洲说”,或称为“替代说”。而欧亚美大陆10万年以前的居民,因最后冰期气候恶化都灭绝了。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的居民,都是20万年前非洲一位老祖母的后代。

2000年左右,又有遗传学家以现生人群的Y染色体为基础,从父系角度追溯,提出“亚当假说”,并认为早期现代人群可能不止一次走出非洲。现代人大概在20万—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其他地区的现代人都是在非洲诞生的早期现代人群向外迁徙扩散的结果。

对于第一次走出非洲,我们目前没有异议,但所谓第二次、第三次走出非洲,他们是不是就完全替代了原先的本土种群,我们有不同意见。

读+:这种争议的意义何在?

高星:“人类起源”问题,与“现代人起源”问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人类,也就是北京猿人以前的古人类,是在200万—180万年前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这个是目前一个普遍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来自非洲。

但如果进而认为,作为晚期智人的现代人类,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的物种,他们再次走出非洲,并且完全替代了各地原先的古老种群,我们就有分歧了。我们是20万年前诞生在非洲的“现代人”的后裔吗?分歧主要在这里。

读+:你觉得你的观念,有没有受到自己民族出身的影响?

高星:“多地区进化说”并非只是中国学者提出。该假说最初由西方学者魏敦瑞提出,后经美国人类学家发展推广,目前越来越多的欧洲考古学家成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拥趸。它是目前在已有材料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诸多假说中最能合理解释中国古人类化石和考古遗存特点、能最大限度整合各方面证据和论述的学说,而非出自研究者狭隘的民族情感,也绝非少数中国学者的自娱自乐。

当然,该学说尚需更多更系统的材料加以佐证。

链接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的两大对立观点

一、非洲起源说

较早提出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尔逊,他们在1987年分别带领两个实验室通过检测细胞线粒体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发现,现代人祖先可追溯到大约15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女人“夏娃”。“夏娃”的后裔开始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

至于其他各洲的原始人,有一些科学家推断他们被冰川严寒全部自然消灭,也有一些科学家推断他们全被非洲人的后裔征服并取代。非洲人后裔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5-6万年前,他们来到中国定居下来,生息繁衍,并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原始人。

二、多地起源说

现代人非洲起源说在欧洲被普遍接受,但是仍然有不少科学家持不同的观点,尤其以东亚及中国学者的反驳最为有力。他们提出“多地区进化说”。

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100万至200万年前,直立人由非洲扩展到其他大陆后,分别独立演化为现代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人。也有观点认为,与非洲一样,亚洲、欧洲、甚至大洋洲都是人类起源的中心,它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历史来演化的。另外,还有学者游离在两种观点之间,他们认为在人类从非洲走出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取代当地原始人那么简单,而是和本地人在杂交融合中演化进行。

中国专家最主要的证据是,在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有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30万年前的和县人、十几万年前的长阳智人、2万多年前山顶洞人等古人类遗迹。时间跨度从200万年到1万多年的化石证据都没有间断过,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进展是连续的,以此证明,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