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暴龙解决了一场激烈的古生物学争论:这种微小的霸王龙实际上是一个新物种
矮暴龙很小,但仍大到足以恐吓幼年霸王龙。来源:安东尼·休金斯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大众科学》(安德鲁·保罗):几十年来,古生物学家一直在争论大小问题。具体来说,在蒙大拿州发现的某些化石是否属于年轻的霸王龙或完全独立的较小物种。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可以解决这场争论。事实上,霸王龙在北美确实有一个小亲戚。虽然矮暴龙相对较小,但10月3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仍然是可怕的白垩纪掠食者。
霸王龙获得“暴君”的地位部分是由于它巨大的体型。一只成年霸王龙可以轻松长到42英尺长,体重超过9吨。即使是幼年的体重也在4000磅左右。考虑到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1946年在蒙大拿州化石丰富的地狱溪地层发现的一个小头骨会成为如此有争议的标本。最初被描述为一种Gorgosaurus,一些古生物学家后来断言它实际上属于一种完全独立的暴龙。这种最初的分类遭到了反对阵营研究人员的反对,他们声称头骨只是拥有未成熟霸王龙和霸王龙特征的组合。真相有更大的含义——如果矮暴龙实际上是它自己的物种,那将结束霸王龙作为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白垩纪晚期漫游北美的霸王龙的统治。
矮暴龙的头骨不同于霸王龙。矮暴龙有不同的神经模式、窦结构和更多的牙齿。鸣谢:北卡罗来纳自然科学博物馆马特·泽赫
古生物学家林赛·赞诺和劳伦斯·维特莫在他们的研究中解释说:“在那以后的几年里,矮暴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辩论经常很激烈。”。
在一次回到地狱溪地层的探险中,赞诺和维特莫的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异常完好、骨骼完整的暴龙类标本。”在仔细检查了大约6700万年前的遗骸后,该研究的作者得出结论,他们的发现——以及1946年的头骨——属于矮暴龙。
关键证据来自新标本的年龄。对其骨骼的形态学分析表明,它们几乎已经发育完全。如果它们是幼年的,那么它们的骨骼应该还在发育。额外的建模也让古生物学家相信矮暴龙展示了与霸王龙不同的骨骼生长轨迹,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论点。考虑到这一点,研究作者重新检查了以前发现的标本,并确定矮暴龙属至少拥有两个不同的物种:Nanotyrannus lancensis和Nanotyrannus lethaeus。
一张雷克斯霸王龙和矮暴龙的NCMNS信息图。鸣谢:北卡罗来纳自然科学博物馆
与霸王龙相反,成年矮暴龙只能长到18英尺左右,重约1550磅。矮暴龙进化成了拥有粗壮的腿和咬碎骨头的蛮力,而矮暴龙采取了不同的捕猎方式。它更长的腿和强壮的手臂使它既敏捷又快速,这使它能够迅速伏击目标。
矮暴龙存在的确认意味着暴龙可能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之前的至少约100万年中有一些同伴。这进一步支持了恐龙在灭绝前并没有走下坡路的理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多样性表明他们做得很好。
“我们的结果破坏了兽脚亚目恐龙专家之间几乎一致的共识,纠正了支撑数十年研究的一个重大分类学错误,”作者写道。“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这里的概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