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院士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

陈发虎院士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

陈发虎院士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

陈发虎院士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

陈发虎院士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

(化石网报道)据夏河县人民政府网站:近日,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自然地理学家和环境变化专家陈发虎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海强,副县长、文旅局局长索南道吉陪同。

陈发虎一行实地查看周边地形地貌,深入溶洞详细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现场为考古研究团队指导考古发掘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希望考古研究团队要在艰难的条件下,不懈创新、不断突破,系统收集考古遗存,进一步研究夏河丹尼索瓦人的遗传、生理和文化特征,为青藏高原的早期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考古学证据。

自2010年起,陈发虎带领团队多次到甘加白石崖溶洞及甘加盆地周边对夏河人化石及其发现地进行研究。2019年5月,陈发虎和他们考古团队的一篇关于青藏高原古老智人研究的论文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这一谜题有了被解开的希望。他们从一块古人类下颌骨化石上找到了新线索,研究人员通过对化石上附着的碳酸盐结核进行铀系法测年,确定下颌骨至少有16万年的历史,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远古世界的大门。该项研究表明,早在现代智人到来之前,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就已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并成功适应了高寒缺氧环境。

相关报道:严纯华在夏河甘加白石崖溶洞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 俞成辉陪同

(化石网报道)据夏河县人民政府网站:12月26日,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一行赴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溶洞调研“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陪同调研。

严纯华、俞成辉一行看望慰问了考古发掘工作人员,实地察看了发掘现场,与考古发掘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考古发掘工作进度及相关成果。

严纯华指出,白石崖溶洞考古发掘工作是甘南州、夏河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古人类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彰显了兰州大学考古团队在史前人类活动研究方面的国际前沿水平,希望考古队深入挖掘、整理、阐释,细致做好后续考古发掘研究工作,为探索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研究提供更多实证支撑。

俞成辉强调,要高度重视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考古发掘工作,做好考古发掘研究项目规划,为考古队员提供后勤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考古发掘工作。要全面落实考古现场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强安全保障,确保考古发掘工作顺利进行。要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勘探和重点发掘,做好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等工作。要发掘好、保护好、研究好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这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争取早日取得重大新发现新成果。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夏河县甘加镇一位僧人发现了一块化石,几经周折交于中科院和兰州大学,由于当时研究条件有限,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2016年以来,陈发虎院士和张东菊副教授带领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考古队对白石崖溶洞及甘加盆地周边进行考察研究。直到2018年考古队对白石崖溶洞进行考古勘探,对白石崖溶洞的碳酸盐结核与该化石碳酸盐结核进行分析对比后成分一致,经过研究将该化石判定为16万年前人类下颌骨化石,是美国《考古学》杂志评选出2019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唯一的一项来自中国的考古发现。此次是考古队第三次对白石崖溶洞开展考古发掘,目前已考古发掘至深度2.40米,发掘面积2.5平方米,单独收集石制品和砾石等石质标本6000余件,骨骼标本1000余件。

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海强,副县长、文旅局局长索南道吉陪同调研。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陈发虎 丹尼索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