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冻层融化惊现! 西伯利亚出土全球最长披毛犀角

永冻层融化惊现! 西伯利亚出土全球最长披毛犀角

这根距今1万9700年的披毛犀角来自正在融化的雅库特永冻层。它是目前发现最长的动物角,约有1.65公尺。本照片为同一根角的两面。RUSLAN BELYAEV 

(化石网cnfossil.com)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MARK DEGRAFF 编译:涂玮瑛):一名当地居民偶然发现这头距今1万9700年的野兽残骸。 它的角打破世界纪录,并提供关于冰河时期生物的新线索。

雅库特(Yakutia)这片辽阔的边陲区域位于俄国的一角,地貌崎岖,素有「地球上最冷的人类居住地」之称,而许多秘密就潜藏在冰封的土壤下。

罗曼. 罗曼诺夫(Roman Romanov)是当地的猎人、渔民兼化石收藏家,他在去年夏季发现其中一个秘密。 他在苔原上沿着一条溪流行走时,发现融化中的永冻层里露出东西:一颗头骨和一根巨型弯角从地面伸出来。

罗曼诺夫挖出冰冻的残骸,将它们带到该区首都雅库次克的长毛象博物馆,那里存放及研究许多从冰封土地中找到的动物。 博物馆的科学家认为这颗头骨属于一头距今1万9700年的披毛犀。 它栖息在这片区域时,就像一辆休旅车那么重,而且身披粗长又蓬乱的毛。 经过研究人员测量,这根角长1.65米。

深入了解

接着,他们针对每根已纪录的犀牛角(包括现存及绝种的犀牛)进行全面性审查。 依据分析,他们认为这根新出土的披毛犀角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动物角,并在今年9月于《动物学期刊》(Journal of Zoology)发表结果。 这根新发现的角以仅仅5公分之差打败先前的冠军:一头来自南非的白犀牛。

俄国科学院的动物学家鲁斯兰. 别利亚耶夫(Ruslan Belyaev)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说:「我们很惊讶居然可以透过研究这根破纪录的角得出这麽多不同结论。」

这根新纪录保持者的角蛋白上呈现的生长轮显示,这头犀牛存活至少40年。 老化研究显示,野生非洲犀牛的寿命通常可达40岁。

别利亚耶夫说:「我们第一次能够证明,在冰河时期的严苛环境下,披毛犀可以活得跟现代物种一样久。」

雌性拥有较长的角

头骨形状也表示,这根特别长的角属于雌性犀牛。 别利亚耶夫说:「这也是现代非洲犀牛的特征,它们最长的角也来自雌性。」

不过,未参与此研究的森肯堡第四纪古生物学研究站古生物学家拉尔夫-迪特里希. 卡尔克(Ralf-Dietrich Kahlke)说,由于可用于研究的披毛犀角极少,科学家不确定雌性犀牛的角是否一直都比较长。

他说:「我们根本没有足够材料。」

披毛犀角的平均长度约为1.02米,几乎是第二名犀牛物种非洲白犀牛的两倍,后者的平均长度约为0.58米。 卡尔克表示,这些大角有一种特别的功能。 他说,角的下半段往往变得平坦,表示这些动物会用角反复刮擦冰冻的地面,借此剥下一口口冰冻的草。

正如现代犀牛一般,披毛犀可能也将角当作武器使用。 卡尔克认为,目前已发现某些角的中段有凹口,这可能是与另一头犀牛的角相撞时形成的痕迹。

法国一幅距今3万年的洞窟壁画描绘两头披毛犀相撞,使这些史诗般的战斗场景永垂不朽。 卡尔克说,与许多亲戚一样,披毛犀也有第二根离头较近且较短的角,或许可在打斗中保护脑部。

冰河时期动物相的冰封金矿

披毛犀曾栖息于猛玛草原,这是一片横跨欧洲、亚洲、加拿大的寒冷干燥草原。 它们与穴狮、长毛象甚至人类共存,直到大约1万4000年前灭绝。

除了披毛犀外,雅库特也是冰河时期动物相的金矿。 担任本研究主要作者的俄国科学院古生物学家根纳季. 博斯科罗夫说,该区又深又广的永冻层可保存动物数万年之久。

就在去年,科学家从雅库特的解冻冰层中挖出一只距今3万2000年的剑齿虎幼崽。 随着该区冰层持续融化,还有更多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将会重见天日。 卡尔克猜测,这头破纪录的犀牛还有其他的身体残骸埋在附近冰层里,等着我们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披毛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