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宣称要复活“恐鸟”

美国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宣称要复活“恐鸟”

恐鸟物种可能的长相。来源:Colossal Biosciences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参考消息网(编译/朱捷):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7月10日报道,曾让早已灭绝的恐狼“复生”的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尝试复活600年前灭绝的巨鸟。

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科学家通过让早已灭绝的恐狼复生而大胆宣称实现了“世界首次灭绝动物复活”。

这些幼崽与全新世初期之前潜行于北美的那种卓越生物相去甚远。正如科洛萨尔公司首席科学官后来澄清的那样,它们实际上只是经过约20处基因编辑的灰狼,而要真正创造出一头恐狼(如果这种创造本身是可能的)可能需要数百万处基因编辑。

如今,科洛萨尔公司再次行动。这一次,该公司希望复活巨型恐鸟的所有9个物种。这种不会飞的鸟原产于新西兰,约600年前因过度捕猎而灭绝。当然,这次的公告与上一次存在一个关键区别:他们尚未真正让这种鸟“回归”(至少目前还没有)。

但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对新西兰传奇导演彼得·杰克逊的采访,以及一段花哨的公告视频都显示,科洛萨尔公司对让巨型恐鸟重返这片西南太平洋岛屿是认真的。

恐鸟种类繁多,体型各异。体型最小的灌木恐鸟约有火鸡大小,而南岛巨恐鸟和北岛巨恐鸟均高约11英尺(约合3.35米)。

尽管恐鸟看起来像是鸸鹋和几维鸟的奇特杂交体,但它们现存最近的亲缘动物却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栖鸟。正如地理上的差异已然揭示的,这里的“最近”一词其实颇为牵强,因为这两个群体大约在6000万年前就发生了分化。

据美联社报道,科洛萨尔公司将首先找到保存完好的恐鸟骨骼。从这些骨骼中可以提取恐鸟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新西兰导演杰克逊本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恐鸟骨骼收藏(约300至400件标本)。随后,研究人员将把恐鸟的基因序列同栖鸟和鸸鹋进行比对,其中鸸鹋的基因将助力还原恐鸟庞大的体型。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科洛萨尔公司科学顾问安德鲁·帕斯克告诉《新科学家》周刊的记者:“鸸鹋有着非常大的胚胎和非常大的蛋。而这正是复活恐鸟的必要条件之一。”

帕斯克还澄清说,该项目的规模将超过恐狼项目,DNA编辑量会高出“数个量级”。另一个有利条件是,恐鸟灭绝时间短,不像恐狼已消失数千年,因此其自然生态系统尚未发生太大演变。

不过,一些科学家对复活恐鸟的想法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即便进行更多的DNA编辑,最终产生的“科洛萨尔恐鸟”也并非真正得以复活的恐鸟,而只是与恐鸟相近的转基因动物。

这些转基因恐鸟也不可能重返自然栖息地。它们或许外形与恐鸟相似,却无法承担恐鸟的生态职责,最终只能像此前的恐狼一样沦为活生生的博物馆展品。

且不论科洛萨尔公司“复活灭绝动物”的尝试,基因改造在生物保护领域的作用确实日益重要。例如,基因研究曾将极度濒危的黑足鼬从灭绝边缘拯救回来。这只是众多案例之一。

地球目前正经历第六次大灭绝,每年可能有数以千计的物种消失。复活猛犸象、恐狼和巨型恐鸟(或这些古代生物的近似物种)无疑极具诱惑力。但对今天需要我们帮助的动物和生态系统而言,这无济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