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士英):12月18日,记者从白垩纪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发布会上获悉,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据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树臣介绍,自2018年起,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多名古生物学家对海伦市动植物化石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了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以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为主的生物群。目前已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十几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恐龙时代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古植被演变提供了重要证据。”

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上接小兴安岭余脉,下至海伦市东方红水库上游,谷长10余公里,是小兴安岭西坡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该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种多样性丰富。2018年以来,海伦市先后三次邀请多所国家权威机构的古生物学专家前来考察研究。

“此次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呈砾石态广泛分布于河谷中,产出量大。化石个体较其他地区的大。化石类型丰富,既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又有恐龙、龟鳖类等爬行动物。”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程业明说,“其中大量登普斯基蕨茎干化石的发现也为中国白垩纪地层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代地层的对比提供了证据。”

根据研究,程业明推断,海伦地区在晚白垩世为舒缓的滨浅湖环境,河流纵横,海伦大峡谷正处于河流和湖泊交汇处。当时气候应温暖湿润,植被茂盛,蕨类植物和松柏类裸子植物生长,湖岸有龟鳖类、恐龙类等其他脊椎动物生活和繁衍,形成良好的陆相生态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立东通过调查发现,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主要有白垩纪树蕨类、苏铁类、松柏类3大类植物化石,古生代原生动物蜓类化石,无脊椎动物腹足类、爬行动物龟鳖类和恐龙骨骼3大类动物化石。通过综合室内整理和区域地层对比,初步认为海伦大峡谷地层应属于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

专家认为,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的发现为探讨东亚、西欧和北美地区白垩纪植物群关系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该地古生物化石硅化程度高,古生物本身结构构造保存完整,且具有典型环境指示特征,是展示地质历史变迁、化石埋藏和发掘的极好地球科学科普场所,应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保护利用。

相关报道: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人民网哈尔滨12月18日电(焦洋):2018年以来,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等国家权威机构的古生物学专家先后到黑龙江省海伦市考察,发现了罕见的白垩纪生物群化石,极具科研、考古、收藏、文旅和经济价值。12月18日,白垩纪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

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上接小兴安岭余脉,下至海伦市东方红水库上游,谷长10余公里,是小兴安岭西坡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该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种多样性丰富。

经国家权威机构的地质研究、古生物化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在海伦大峡谷发现的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包括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极具历史和科研价值。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是研究东北地区恐龙时代植被、古环境、古气候,探讨东亚、西欧和北美地区白垩纪植物群关系的重要依据。

绥化市政协副主席、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在发布会上作主题推介,介绍海伦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为了保护好、利用好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宝库,海伦市按照黑龙江省委建设“生态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依托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古生物化石资源禀赋,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全力打造特色地质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文化魅力之城”,让寒地黑土“生金长银”。

发布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向海伦市交接了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随后,国内地质调查、古生物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开展了交流研讨。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白垩纪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