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植物记录”植被分析方法揭示中国新近纪季风气候变化规律

中国上新世植被成分分布图

中国上新世植被成分分布图

当我们讨论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时,了解季风强弱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重要。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外籍青年科学家Frédéric JACQUES博士、王伟铭研究员和史恭乐博士等使用一种半定量的“综合植物记录”植被分析方法,对中国新近纪植被发展过程进行了重建。他们通过全面收集中国的相关资料,包括74个地点107个化石组合的孢粉、叶、果实和木化石等证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结果,根据化石最近现生近亲法,参照欧洲现有的划分标准和中国植物群的特有类群进行归类,最后根据数学计算,确定每个化石点植物群所代表的指被类型,并由点到面地恢复了我国新近纪不同时期植被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联系。

“综合植物记录”植被分析方法更多地注重植物的分类、地貌和个体生态学特性等信息,因此较原有的工作涵盖更多的信息,所得结果也更加切合实际,具有更高的可信性。研究表明:中国北部地区在新近纪阔叶落叶成分增加,与当时的全球性气候变冷相吻合。与此同时,硬叶植物和草本成分在西部、中部和北部都有增加,反映气候变干,而同期中国南方的植被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种南北差异在上新世变得越来越明显。中国北方的干旱化可归结于冬季风的增强。因为南方植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说明当时东亚夏季风并没有减弱。上新世气候变冷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寒冷的冬季不断增强的高气压,从而引发强烈的冬季风,而南方植被反映当时的夏季风并不与其相耦合。

该成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地球科学通报》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新近纪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