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先光:敲开沉睡5.3亿年的澄江化石群秘密(一)

侯先光:敲开沉睡5.3亿年的澄江化石群秘密

下个月,澄江动物化石群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就将尘埃落定。谁也没有想到,包括侯先光自己也不曾料到,1984年7月的一个雨天,他在云南澄江县帽天山一榔头砸下去,会砸开一个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惊天秘密——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这个发现是对达尔文进化论一次强有力的补充,即生命的进化既有渐变也有突变。

侯先光曾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引进国外智力贡献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澄江动物化石群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专著曾登上世界顶级科技学术杂志《Nature》……

他获得的无数奖项与他低调务实的个性形成鲜明反差……

博士、教授,严谨的导师,感性的丈夫,慈爱的父亲……这一切组合起来就是侯先光。

办公室的门开着,他穿着一件休闲西装,背对着记者坐在电脑前。咚咚咚……“侯老师你好,我是……”侯先光起身迎向记者,脸上的褶子笑作一团。他走出办公室,对着似乎是走廊尽头唯一亮灯的地方大声喊:“快来给两位先生倒水,不,是倒茶,一定要用热水。”侯先光这样吩咐他的学生。

这是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桌子、书柜和一张待客用的沙发,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桌子上摆着一本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学术期刊,靠墙堆放着几幅寒武纪时期怪异生物的油画……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围绕着寒武纪娓娓道来。

从走廊回到办公室,侯先光搬了一张有靠背的椅子坐在离记者不到两米远的地方。他将双臂放在膝盖上,十指交叉围成一个圆,静静地听着记者那些天马行空有关宇宙的谈话,显得淡定、专注。他从不插话,只有当他完全地确定记者已经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他才会清一清嗓子,然后将他所了解的那些所谓的事实真相告诉记者。这不是“一问一答式”的采访,更像是一个亟待转型的青葱男人与一个严谨但不失激情的智者之间的谈话。

澄江动物化石群保存最好、动物类型最多,申遗成功率很高

1992年2月,澄江动物化石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遗迹遴选名录》中东亚优先甲等(A级);

1997年5月,澄江动物化石群首发地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3月,澄江动物化石群首发地被国家首批为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对澄江动物化石群的保护作了三次重要批示,9月5日的批示为“要保护澄江化石群,保护世界化石宝库,保护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

2006年1月,国家建设部已把澄江动物化石群首批公布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的实例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3处,分别是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加拿大的“布尔吉斯动物群”以及“中国澄江动物化石群”。

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生物是地球生命最早登台的演员,它于1947年在澳大利亚南部被发现,但埃迪卡拉生物的出现是偶然的,它与之后出现的生物没有联系,它至多透露出生命大爆发即将到来的信息;1909年在加拿大布尔吉斯山发现了距今约5.15亿年的化石。“布尔吉斯动物群”表现出了寒武纪中晚期多细胞、多门类生物的蓬勃发展,由于此前还没有发现过如此大规模反映寒武纪生命突变的证据,在科学界引起轰动,但目前 “布尔吉斯动物群”大部分化石标本已经变质,动物体压得扁平,许多信息丢失,观察不到构造细节,看不到生命大爆发的真实面貌;距今5.3亿年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晚于埃迪卡拉动物群,早于“布尔吉斯动物群”,填补了两者之间古生物化石的资料。

澄江动物化石群自1984年7月1日发现以来,已累计发现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其中80%以上是新属新种),是迄今世界上发现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这里不仅保存了生物的硬体组织,也保存了大量软体生物化石,展示出了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2011年1月14日,“澄江动物化石群”以“澄江化石地”为最终定名,正式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政府2011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唯一项目。

申遗成功与否将在今年六月初揭晓。侯先光参与了申遗文本的撰写,他认为,澄江动物化石群保存最好、动物类型最多,申遗成功率很高。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侯先光 化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