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的古人类新种群:“蒙自人”和“隆林人”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的“东亚晚更新世人群扩散及其相关气候环境历史研究”项目近日获重大进展,研究成果于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科学杂志PLoS one(公共科学图书馆)发表。来自中澳两国11个研究机构的近20位学者参加了此项研究。

此项目重点研究了距今14500年至11500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阶段的人类化石——“蒙自人”和“隆林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类化石上显示出罕见的早期智人和“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的镶嵌特征, 与东亚地区大部分晚期智人化石都有差别, 或许代表一新的古代人群。

“蒙自人”化石是1989年云南省蒙自县农民开山炸石时发现的。已故的云南古人类学家张兴永领导了前期研究,发现了一些古老特征和复杂行为。“隆林人”化石是1979年地质学家在广西隆林德峨乡一洞穴勘察时发现的,但直到2009年才通过修理、人工复原、CT扫描、计算机三维技术复原成一个几乎完整的面部,为解译这一类人群的特征提供了大量信息。

此次新发现再次证明“人类进化模式不是直线性的,而是树丛状的”,人类曾经发生大范围的迁移和融合。研究成果还肯定了张兴永等人早期发现的“蒙自人”使用红色颜料以及在人类头骨上钻孔制作容器现象的存在。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研究部主任吉学平表示,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我国西南地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这一地区特别是云南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地理屏障形成了不同人群迁移的相对集中的通道,对人类进化和文化的交流有贡献。他说,新发现显示,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和演化要比先前所知的复杂得多,这一发现也支持了我国学者吴新智院士提出的东亚地区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整个理论同样可从“丽江人”头骨化石具有欧洲人形态特点、富源大河遗址的旧石器工具具有欧洲同期“莫斯特文化”特征以及金沙江岩画具有欧洲法国、西班牙岩画风格得到佐证。“云南数百万年以来既是古老物种的避难所,也是新物种的起源地。”吉学平说。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戴·科乐博士认为,亚洲地区有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但现代人是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的,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蒙自人”和“隆林人”化石是东亚地区发现的同类化石中最年轻的,这类化石可能代表早期智人幸存最晚的记录, 或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了的古代人群。

云南有着丰富的古人类资源。元谋猿人、禄丰古猿、元谋古猿等的发现,曾将云南推向国际古人类学的前沿,被学术界认为寻找早期人类起源的钥匙在云南。不过,云南古人类学发展也存在研究人员缺乏、手段滞后等问题。据了解,云南正积极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人才,以期在中国早期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化报 杨洪文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蒙自人 隆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