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更新世末人类肉食行为变化

马鞍山遗址骨骼标本上的切割痕迹

马鞍山遗址骨骼标本上的切割痕迹

在全球范围内,与早、中期的旧石器时代相比,晚期的考古遗址数量激增。这暗示着远古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资源利用率的增高,这一变化对于远古人类的生存状态是否有影响呢?动物是原始居民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之一,而且,由于容易形成化石,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往往是反映远古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最直接证据。最近考古学家通过动物考古学方法对贵州马鞍山遗址远古人类的肉食行为进行了研究,揭示出早、晚两期古人类群体对肉食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认为这可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口压力造成资源利用扩张的结果。

这项题为“马鞍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行为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研究员领导的学术团队进行了该项研究。

马鞍山遗址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境内,上文化层的年代在距今1.5万~3.1万年左右,下文化层的年代在距今5.3万年左右. 根据张乐、高星等的研究结果,上、下文化层的年代分别处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之末与晚期之初,因此,马鞍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在探讨远古人类对肉食资源利用的变化方面,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高星课题组利用动物考古学的各种量化单元对遗址中动物种属个体的组成和比例、各骨骼单元的出现数量、切割痕迹和烧烤痕迹的分布位置和频率等进行量化,并将其与相关的民族学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为客观地分析和解释动物骨骼组合的成因提供实证数据,复原了远古人类的肉食食谱以及他们选择、搬运、处理和消费猎物的行为。

研究显示,马鞍山遗址的早期远古居民主要狩猎水牛、中国犀和东方剑齿象等大型动物, 倾向于将多肉的肢骨部分带回驻地, 用石器割肉剔骨,对这些部位肉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远比对躯干部分更彻底. 晚期原始居民则主要狩猎水鹿、猕猴和竹鼠等中小型动物, 他们倾向于将猎物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带回驻地, 剔肉、烧烤、享受, 对肢骨和躯干部位的开发利用没有明显的偏好.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 生活在马鞍山遗址的早期居民对猎物资源开发得不够充分,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而晚期居民则对猎物资源利用得更加充分. 这可能意味着不同时代古人群面临资源条件的不同、人口压力导致对资源需求程度的不同和由此而采取的生存方略的不同。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成果实现了动物考古学的量化发展,通过多方论证指出了马鞍山早、晚两期远古人类对猎物资源开发程度的不同,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口增加和资源相对减少造成的广谱革命在中国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并为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手段。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更新世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