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 恐龙就已奄奄一息

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 恐龙就已奄奄一息

一些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在对他们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在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恐龙就已经奄奄一息了。其原因是温度下降导致了恐龙对环境的极为不适应。因此,加上陨石撞击地球终致恐龙一族灭亡。这篇报道立即由著名的《发现》杂志首先刊登了出来

气温下降灭了恐龙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这项研究结果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解释恐龙为何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时显得那样不堪一击。

据介绍,加拿大的这些科学家在加拿大的阿尔贝塔发现了一组大型的恐龙化石,而正是这些化石说明了它们死亡年代气温的急剧变化,但是这个年代却离小行星撞击地球尚有一段时间。这些化石大约是在白垩纪的最后1000万年前形成的。白垩纪是中生代的第三个纪,延续约6000万年。

加拿大皇家迪雷尔博物馆的馆长、考古学家唐·布林克曼是这次考古发现的领头人。他表示,在这些化石的周围环境中有着温度变化的种种证据:化石周围的泥土和石头,泥土中的煤炭形成,还有当时植物生长缓慢和伴随着的连绵不断的雨季。这一切证据表明,当时地球正在经历着温度急剧下降的劫难。考古学家认为,从发现的种种证据表明,当时的温度从77华氏度一直下降到了59华氏度,一下子减少了20华氏度之多。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恐龙是一种对温度变化忍耐力很强的动物,因为它们有着同哺乳动物相似的身体结构。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乌龟和鳄以及其它大型爬行动物也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然而它们却最终活了下来。

科学家相信,即使小行星不撞击地球,恐龙也很有可能会灭绝。

海啸加速恐龙灭亡与此同时,《发现》杂志刊登了一则消息,声称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巨大海啸,最终加速了恐龙的灭绝。

在墨西哥靠近圣·罗萨利奥的海岸峡谷,科学家们发现了大海啸的证据。那里曾经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巨大的海啸,从而导致了一次巨大的山体滑坡,而海啸的形成地正是在大西洋里。科学家认为,当时海啸的成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小行星直接撞击了海洋,另一个就是小行星的冲击导致海中同时发生了海底峡谷滑坡,从而导致大量的海水涌向海岸,形成海啸。很多年以来,地理学家们已经知道大西洋的山体滑坡现象的成因是大型的海啸。“在圣·罗萨利奥,你能够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你能够凭借肉眼就可以发现巨大的滑坡现象。而这个现象正巧发生在6500万年前,也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恐龙灭绝的时代。”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格拉特·维普认为。

然而,在最新一期《地理》月刊上,两名美国地理学家——维普和他的同伴地理学家凯斯·布西,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的论文,他们认为太平洋中也曾经发生过巨大的海啸,只不过太平洋中的“痕迹”不像大西洋中那样明显。北大西洋海岸线以外的海水比其他大洋要深许多,这也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然而,科学家们称那里的海洋生物是全球海洋生物中种类比较少的,这也是因为海啸引起的山体滑坡导致它们灭亡的有力证据。

那次海啸不仅导致了海洋生物的灭顶之灾,陆地上的生物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据欧洲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诺里斯·塔克称,海啸让当时的海平面一下子上升了不少,植物遭到海水的侵袭纷纷死亡,而动物也因为找不到食物而死去。根据科学家的推断,正是因为小行星引发的大海啸,加快了恐龙灭绝的速度。

各式恐龙灭绝学说“小行星撞击”说。在恐龙灭绝的众多学说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小行星撞击”说。1978年,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及两位原子化学家弗兰克·阿萨罗和海伦·米歇尔,共同提出了一个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他们提出:在65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为10千米、重约127000亿吨的小行星以每小时10000千米的速度与地球相撞,最初的冲击波直径可达400~500千米。

这个小行星也可能自身气化,向太空散发出煤气和水蒸汽,形成体积比小行星大100倍的尘埃。这些气体和尘埃弥漫于大气层,使日月无光,天昏地暗,阳光无法穿过大气层,造成了“核冬天效应”。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恐龙便在劫难逃了。

与哺乳动物竞争失败说。有人提出:在白垩纪晚期,有的恐龙体形仍在增大,但脑子并未增大,是一种病态,最后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但也有人指出:动物脑子的大小随身体大小的2/3次方而变动,因而大型动物与小型动物相比,只需要较小的脑子。但无论如何在神经系统方面,哺乳动物大大超过了恐龙。生殖方式是判断一个门类的生物是否比较高等的晴雨表。哺乳动物是胎生的,胎儿在母体内生长,比在恐龙蛋内安全、舒适得多。它们用乳汁哺育后代,对幼儿的照顾比较周全,时间也较长。恐龙中虽有慈母龙、跑山龙的亲子行为,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父母”下了蛋就听天由命了。取食方式也是衡量某一类动物是否进步的标志。哺乳动物的取食方式是使用复杂的牙齿,这使哺乳动物在切割、咀嚼食物时比爬行动物恐龙顺利得多。很显然,恐龙在与哺乳类动物的竞争中失败了。

食物中毒说。从三迭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吃植物的恐龙主要吃的是蕨类、苏铁类、科达类、银杏类和松柏类等。到了侏罗纪之末、白垩纪之初,出现了种子包被在果皮之内,即真正有花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大自然中最高等的植物。在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仅有20多个科,到了白垩纪晚期已有70多个科,这就大大改变了素食恐龙的食性。蕨类和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虽然都含有浓缩的丹宁酸素,但对大型素食恐龙影响不大。而被子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生物碱有剧毒,素食性恐龙吃了以后会中毒身亡。吃肉的恐龙失去了捕食对象,也必然死亡。

温度高低说。有人提出,恐龙孵卵期的温度决定孵出来的小恐龙是雌性还是雄性的。这可以从现在鳄类等得到印证。如美洲鳄的蛋在孵化时如果温度低于300华氏度,孵出来的“幼儿”将都是雌性的;如果温度达到320华氏度时,就会孵化出雌性和雄性个体;如果温度在340华氏度以上,孵出来的就全是雄性。假如恐龙也有这样的生殖机能,一旦温度偏高偏低,孵出来的将都是雌性或雄性后代。这种性别的不平稳,必然导致恐龙灭绝。


摘自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