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仁斌

詹仁斌

简历:

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奥陶纪、志留纪地层、腕足动物及相关领域的研究,2000年以来主要致力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研究。任国际志留系分会选举委员、奥陶系分会通讯委员、《古生物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

学历:

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8月毕业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6月毕业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科研工作经历:

1989.08–1992.07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1992.08–1996.02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6.03–1998.05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8.06–现今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其后,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5年三次竞聘为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员;2009年1月晋升为二级研究员。
1996.12–1997.12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后,合作者Robin Cocks博士;
1999.04–2000.05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科系,访问教授,合作者Paul Copper和靳吉锁教授;
2000.05–2002.04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博士后,合作导师戎嘉余院士;
2004.02–2004.08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教授;
2006.09–2006.12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教授;
2008.09–2008.12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教授。

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992.01–1993.12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920301)“华南奥陶纪赫南特贝动物群研究”(戎嘉余负责),参加者;

1994.01–1996.12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49372081)“中国奥陶、志留纪腕足动物的群落生态及生物地理”(戎嘉余负责),参加者;

1997.01–1999.12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49672083)“华南晚奥陶世大灭绝后的生物复苏”(戎嘉余负责),参加者;

2000.04–2005.09  科技部973项目(G2000077700)“重大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首席科学家戎嘉余),骨干成员;

2001.01–2003.12  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40002001)“华南中奥陶世若干海洋生物分支生物地理”,项目负责;

2005.01–2007.12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40472002)“华南早、中奥陶世腕足动物多样性演变”,项目负责;

2005.01–2007.12  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两个基地项目(40540420130)“华南与北美奥陶纪腕足动物多样性演变的对比研究”,项目负责;

2005.06–2008.05  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9)“奥陶-志留纪主要海洋生物类群的生物地理与多样性演变”,项目负责;

2006.09–2011.08  科技部973项目(2006CB806400)“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首席科学家沈树忠),第二课题“古生代海洋动物群的形成与早期演变”的负责人。

2009.01–2011.12  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5-01)“塔里木和扬子区奥陶-志留纪生物古地理对比”,课题负责人;

2009.01–2012.12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0825006)“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深入研究—以华南为例”,项目负责。

获奖:

7)2010年8月,江苏省政府表彰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6)2010年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5)200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

4)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亿多年前华南海洋生物的宏演化及其意义”(排名第三)。

3)2005年,首届江苏省政府表彰的“江苏省优秀博士后”(全省10名)。

2)1996年,江苏省人事厅等表彰的“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

1)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全院10名)。

特邀学术报告(近5年):

7)“Expansion of the Cathaysian Oldland through the Ordovician-Silurian transition: Emerging evidence and possible dynamics”,2010年10月17日, 昆明:中国-丹麦双边学术论坛“早古生代生物多样性演变及其环境背景”。该会议系本人与侯先光教授联合组织。

6)“Late Ordovician Foliomena Fauna of South China”,2010年6月4日, 武汉:首届地球生物学国际研讨会。期间,本人还组织了半天的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和讨论)。

5)“Brachiopod biogeographic change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Ordovician of South China”,2010年2月4日,澳大利亚墨尔本:第6届国际腕足动物大会。期间,还主持了半天的学术报告和讨论。

4)“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变—动物群演替”,2009年10月12日,南京:现代古生物学前沿论坛。

3)“The Great 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 A synopsis”,2009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Darwin-Beijing 200 Symposium”国际研讨会。

2)“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Examples from South China”,2007年10月11日,美国丹佛:中国国家基金会与美国国家基金会组织的双边学术论坛—Critical Transitions in the History of Life。会间,还应邀与另一位美国同行共同主持了一个单元的讨论(见附件)。

1)“Succession of Late Ordovician–earliest Silurian brachiopod faunas—South China as a window”,2007年6月27日,南京:第10届国际奥陶系大会、第3届国际志留系大会暨IGCP503项目年度会议。

其它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近5年):

3)“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综述”,2009年10月14日,南京:中国古生物学会学术年会。期间,还主持了半天的专题报告和讨论。

2)“A Latest Ordovician brachiopod fauna from Zhejiang, E China and its macro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2009年6月4日,意大利撒丁岛:国际志留系分会年度会议(大会报告)。

1)“Tips for post-conference excursion”,2007年6月27日,南京:第10届国际奥陶系大会、第3届国际志留系大会暨IGCP503项目年度会议(大会报告)。

主要学术成绩:

自1991年师从张文堂研究员、戎嘉余院士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奥陶纪–志留纪地层、腕足动物及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研究,迄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英文专著7本(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各3本),论文被SCI收录45篇。2005年以来,共发表论文63篇(第一作者26篇),SCI收录32篇;专著3本(第一作者2本、第二作者1本)。归纳起来,学术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腕足动物群研究。首次系统采集和描记我国东南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颇具地方特色的腕足动物群,共55属55种(含9新属13新种),并对前人的部分工作进行了厘定,系列成果分别发表在古生物学报(詹仁斌,1994;詹仁斌、戎嘉余,1995)、Journal of Paleontolgy(美国)(Rong, Zhan and Han, 1994)、Palaeontology(英国)(Zhan et al., 2008)及Palaeontology的特刊(专著)(Zhan and Cocks, 1998)上,受到国际同行关注;揭示了我国这一时段腕足动物群的基本面貌,也使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特有的动物群面貌、组成特点、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首次系统研究了加拿大东部Williston盆地晚奥陶世凯迪期腕足动物群,对前人的零星工作进行总结、厘定,发表专著1部(Jin and Zhan, 2001)及其他论文若干,使全面认识北美内陆盆地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之后的动物群面貌成为可能,并与北美大陆其它盆地以及其它一些主要板块(如华南、哈萨克斯坦、波罗的等)的同期动物群进行比较研究,深入讨论奥陶纪最后一次辐射事件在各主要块体上的不同表现型式。

首次详细描记我国西南地区中奥陶世后期浅水腕足动物群,共19属20种(含4新属6新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群落,进行综合群落生态分析,并深入探讨动物群的属性和生物地理意义,论文在英国Palaeontology杂志上以特刊(专著)形式发表(Zhan and Jin, 2005),为国内外同行深入研究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腕足动物群的面貌及多样性演变增添了新资料,使研究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辐射对这一时段的讨论成为可能。另外,还发表数篇研究中国、缅甸和北美奥陶纪、志留纪腕足动物系统古生物学的论文,分别在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波兰), Palaeontology(英国), Journal of Paleontology(美国)等杂志上发表。从1994年至今,共建立并发表了腕足动物新属、新种16个,均已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并被收入新编的国际腕足动物论丛(Treatise)。

对中奥陶世广泛发育在华南扬子区的早期五房贝类腕足动物扬子贝(Yangtzeella)进行了总结性研究,否定了国外学者仅根据壳表装饰的细微变化而建立的新亚属(Yangtzeella (Vadimella)),并利用定量分析手段对扬子贝属已经发表的15个种进行厘定,最终确认4个种,否定了其中的11个种;同时,论文还详细讨论了扬子贝属的宏演化途径、群落演变过程,以及它们的生物地理意义(Zhan et al., 2010),提出扬子贝在较深水域的下扬子区起源以后,一方面向更深水的江南斜坡迁移,但更主要的是向更浅水的上扬子台地拓展其生态空间,在那里,不仅演变出多个新的物种,还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底栖生态群落。

(2)群落古生态研究。在采集大量化石标本的基础上,仔细搜寻地层和沉积学信息,结合其他共生化石的产出状况及组合信息,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并尝试使用一些新的定量分析手段,第一次识别出我国华南东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腕足动物随海水深度递增(从潮间带到较深水斜坡)而变化的不同生态群落,为恢复当时的古地理、古海水深度和古海岸线提供了证据。论文在加拿大地球科学杂志(Zhan et al., 2002)发表后,被认为是难得的将奥陶纪腕足动物地理分布与水深分布结合研究的好文章,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论文还是继戎嘉余(1986)首次将群落生态的概念运用到华南奥陶纪末赫南特期腕足动物的研究之后,奥陶纪腕足动物群落生态研究的又一成功案例。

国际上,进行底栖群落识别与群落古生态研究有多种较成熟的定量分析手段,但多数学者通常只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方法。在华南的研究实践中,申请者首次将不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提出将多种分析手段结合起来并综合野外产出状况(如埋藏学信息)、其他门类及沉积学信息识别古群落的新思路(詹仁斌,2003)。同时,大胆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早、中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落古生态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詹仁斌、戎嘉余,2006;Zhan et al., 2006),为深入讨论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群落生态多样性演变提供了依据。

(3)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与合作者一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研究。选择华南,特别是上扬子区进行实例分析,在重新测制6条下、中奥陶统经典地层剖面、采集30000余枚化石标本的基础上,先进行细致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再探讨多样性演变规律,第一次将奥陶纪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精度提高到以笔石带为单位,比较可靠地揭示了腕足动物穿越笔石带的分类单元多样性变化规律,得出了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第一次辐射高潮发生在早奥陶世晚期之初、比世界其他许多地方要早4–5个笔石带时限的结论,并开始探索产生这次大辐射的控制因素。论文之一以第一作者身份,以中、英文形式分别于2004、2005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之后,运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华南早、中奥陶世腕足动物的群落进行识别,并多次赴我国西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进行野外实践,反复观察、度量和记录,在结合其它化石门类、沉积学、区域地质背景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群落生态分析,得出结论:华南早、中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落生态多样性的演变要明显滞后于分类单元多样性的演变;华南腕足动物在早奥陶世的辐射首先发生于扬子台地上的正常浅海地区(上扬子台地中部的贵州桐梓-沿河一带),然后才逐渐向更远岸更深水和更近岸更浅水的方向拓展其生态空间。有关论文已分别在Geological Journal(英国) (Zhan et al., 2006)、Lethaia (丹麦)(Zhan and Harper, 2006)、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加拿大)(Zhan et al., 2007; Zhan and Jin, 2008)、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arth Sciences (英国) (Zhan and Jin, 2008)、古生物学报(詹仁斌、陈朋飞,2006)等杂志上发表。关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过程中群落生态演变规律的成果,属国际先进。国际同行在评审稿件时这样说到,“极好的稿件,将为我们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做出重要贡献”(美国古生物学家Peter Sheehan对申请者投往加拿大地球科学杂志的一篇稿件的部分综述意见)。

华南的多门类实例研究还显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在不同门类之间,同一门类不同类群之间,不同古板块之间,同一板块不同古地理位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演化是大辐射的重要特征之一。相关论文在欧洲和北美的两次国际会议上进行过交流,其中一篇于2006年在Lethaia上发表(Zhan and Harper, 2006)(另两篇在国内发表),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兴趣,已有多人写信索要单行本,有些(如阿根廷的Juan Luis Benedetto教授)在与申请者通信联系中还表示将在自己国家开展类似研究,因为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差异演化现象。

(4)石燕的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在华南东部晚奥陶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大量全世界已知最早的腕足动物始石燕属(Eospirifer)的实体化石。标本保存很好、个体很小(平均3 mm左右)。申请者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多次失败,终于成功地为这种最早期石燕进行了1/10毫米级的系统切片,揭示并恢复了该种的内部腕骨构造,为进一步探索石燕的起源、认识石燕的早期演化做出了贡献。就这一主题,与导师戎嘉余院士合作,先后在科学通报(戎嘉余、詹仁斌,1995)、Journal of Paleontology (Rong, Zhan and Han, 1994)、Palaeontology (Rong and Zhan, 1996)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赞扬,认为这是石燕类研究的经典之作,为研究石燕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材料,论文中所提出的关于石燕类起源的观点以及被新编国际腕足动物论丛采纳。

(5)叶月贝腕足动物群的深入研究。系统研究华南多个地点晚奥陶世叶月贝(Foliomena)腕足动物群的新材料,发现该动物群不仅仅如西方学者长期认为的局限于较深水区域,从古生态学角度首次识别出典型叶月贝动物群(斜坡)、非典型叶月贝动物群(深外陆棚)和含叶月贝属的浅水腕足动物群(内陆棚)(如戎嘉余、詹仁斌,1995;Rong and Zhan, 1996;Rong, Zhan and Harper, 1999;戎嘉余、詹仁斌,2004),提出华南是叶月贝动物群地理分布最广、地质延限最长、生态分布最宽、产出地点最多的一个板块,并在浙赣交界地区识别出含叶月贝属的浅水动物群—非典型叶月贝动物群—典型叶月贝动物群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连续分布的实例,是世界上唯一的、研究叶月贝动物群的最佳地区(Zhan et al., 2002; Zhan et al., 2010)。在首次报道上扬子台地东北缘的叶月贝动物群时(Zhan and Jin, 2005),采用定量方法对全世界29处叶月贝动物群进行分析(包括Q型-和R型-簇分析以及主成份分析),据此对该动物群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叶月贝动物群起源于远岸较深水区域的新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詹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