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涞水野三坡百草畔“涞水智人”出土和修复纪实

现存于野三坡百里峡地质博物馆的“涞水智人”化石复制品

现存于野三坡百里峡地质博物馆的“涞水智人”化石复制品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燕赵都市报(蔡云雷):距离“北京人”遗址周口店40公里外的保定涞水野三坡百草畔,在1983年8月,村民挖菜窖时意外刨出古人类头骨化石,后经有关部门抢救性挖掘,出土一具距今两万八千多年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涞水智人”。然而,“涞水智人”是怎样发掘出来的,又是怎样被修复的,这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当时参与发掘与修复“涞水智人”的古生物化石修复专家杨永贺,听他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

挖菜窖时 刨出“人头骨”

1983年8月的一天,保定市涞水县北边桥村,村民任正清正在院子里开挖菜窖。北边桥村坐落在野三坡百草畔景区内,山里土质坚硬,混杂着碎石,铁铲派不上用场,任正清只能用镐一下下刨,一镐下去,顶多出来两拳头大小的土。好不容易挖到两米深,喀一声,土里刨起个圆滚滚的物件,任正清弯腰一看,竟然是个人头骨模样的东西。接下来,形似人骨的东西一块接一块地被刨了出来。

彼时,杨永贺是徐水县文保所所长,消息传来,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的关注让杨永贺感觉,这有可能是个重大发现。于是,杨永贺赶紧派人把化石送到北京大学,寄存在自己朋友那里。此时,已经是1988年,是杨永贺在北京大学进修的第二个年头。

在完成了河南的工作后,杨永贺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大学,衣服没顾上换,几乎是小跑着直奔宿舍,拿出送来的化石仔细观瞧,一眼就看见了颗牙齿。“我当时几乎就断定,这是古人类的化石。”

特别的锤子和刻刀

杨永贺拿化石向北大的一位老教授请教,但对方并未立即下定论,而只是让他先去修复化石。

一直颇有自信的杨永贺觉得,必须要证明自己的观点。于是,38岁的杨永贺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宿舍兼工作室里,开始了修复工作。

但修复一个头盖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村民在挖掘时,已经把头骨敲碎,寻找碎片并拼接已经非常麻烦,但这在杨永贺看来还不是最困难的,最为繁琐的是去除头骨上附着的“胶结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化石。“玉石雕深了,还可以打磨一下,如果在化石上留下刻痕,能打磨吗?”

为了完美地修复头盖骨,杨永贺用到了一把刻刀和一个锤子,但这两个工具并不普通,很特别。“刻刀是用一根钢针磨成的,锤子的头只有花生那么大。”

用这套近乎于微雕的工具,一次次敲打,重复何止千万次,杨永贺整个人就像被吸进了这项工作中,物我两忘。

修复头骨后 整睡了两天

杨永贺住的地方是北大校园角落里的小平房。平房共五间,东西排开,之前是生物系养兔子的地方,后来分给了考古系,老北大人都称之为“兔子房”。杨永贺住其中最小的一间,面积不足7平方米。屋内陈设简单,除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写字台外,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化石和标本。

就在这个屋子里,杨永贺没日没夜地修复手里的化石,经常错过饭点。“有时候抬头看看表,还有几分钟才开饭,心想再干会儿,结果一出门,食堂早没饭了。”当时北大共有大小7个食堂,离“兔子房”最近的不过百米,开饭时间是两个小时,已经不算短,但杨永贺总是因为干活错过饭点,后来干脆买了一箱方便面。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杨永贺用了27天时间,完成了头骨的修复。这期间,他休息了三天,没换过衣服,没洗过澡。等到他再次把化石拿给该教授查看并获得肯定后,杨永贺整个人像被抽去骨头一般,瘫倒在床上,整睡了两天。

当时堪称国内唯一

在肯定了化石的价值后,杨永贺等人立即启程奔赴涞水,利用两周多的时间,将腰椎以下的骨化石挖掘出来。到1988年暑假后,这具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化石终于发掘完毕。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杨永贺承担了头骨以下部位化石的修复工作,期间遇到的难题也被一一克服。

经过两年的修复工作,这具人类化石终于被修整完毕,定名为“涞水智人”。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加速质谱仪测定,这具化石距今已有27500年至28000年历史。杨永贺说,共清理出骨骼184块,几近完整。而在当时,全国十五个省、100多个古人类化石发掘地点出土的数量之和还不到这个数字。

如今,“涞水智人”化石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内,复制品之一在野三坡百里峡地质博物馆,接受游客参观。而“涞水智人”的故事更被加以演绎,成为野三坡景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而在这一切背后,对那些在发掘和修复化石中默默付出和坚守的人,我们理应致以敬意。

相关报道:“涞水智人”出土记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涞水广电资讯网(王旭营):1983年8月,野三坡白草畔景区的北边桥村青年农民任正清,在自家院子挖菜窖时,突然发现了大量化石。立即给居住在县城的杨洪章捎去急信。

在涞水县,工商局副局长杨洪章称得上是一位奇人。这个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三坡籍老干部,总想为家乡做一些事,稍有闲暇就回到三坡老家,面对三坡的矿产、山川、文化和土特产资源做过许多有益的开发尝试。他从青年时代就听说,北边桥村东北角一个叫杏树台的地方在动土时经常挖出的不明化石,当地人称龙骨。他早就托咐乡亲们,如发现大宗化石立即通知他。

接到乡亲们捎来的信后,杨洪章立即来到北边桥察看,见到基本完好的几块下颌骨和脊柱,他觉得这些“龙骨”非同小可。他立刻嘱咐任正清保护好现场,自费来到北京找到一位在京工作的老乡,几经辗转来到了座落在东城区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首先推荐了“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专家,杨洪章又跑到了北京大学,终于联系上了考古系吕遵谔教授。第二天,吕遵谔和一位姓黄的教授带领三名学生与杨洪章一起到达文物现场。当时正赶上连阴雨,挖掘非常艰难。杨洪章自己买来山羊,托乡亲们杀好款待挖掘人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侧卧古人类化石。据考古专家吕遵谔判定为男性成人骨骼,定名为“涞水智人”。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加速质谱仪测定,这具化石距今已有27500年至28000年。

可惜的是,就在“涞水智人”化石鉴定结果出来不久,1987年,杨洪章同志因病不幸去世。他发现并参与挖掘的“涞水智人”现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也就在这时,一个围绕“涞水智人展厅”的创意,在野三坡的旅游管理者的头脑里逐渐成形。

“涞水智人”的发现很快在国内、国际引起很大的反响。

新华社发表消息说:……这一发现再次否定了目前国际人类学界关于“中国猿人发展到‘北京人’以后已经灭绝,中国智人是由非洲迁徒而来”的说法……

考古专家认为,此化石发现意义重大,对于寻找著名的北京猿人后裔以及探讨他和同一时期的山顶洞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边桥村出土的“涞水智人”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直线距离只有40公里。顾名思义,“智人”与“猿人”的的根本区别在于智力的开发,特别是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更加娴熟的用火技能。就在国家考古部门决定对白草畔一带进行更大规模的发掘的时候,一个崭新的创意闯入了时任涞水旅游局局长王宝义的脑海——利用野三坡这个舞台展现远古祖先“涞水智人”的生活,让游客们在野趣中体验古韵。

他们首先找到了吕遵锷教授。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北京大学考古系精心为我们制作了“涞水智人”的化石复制品。复原回的化石特征为成年男性个体,身长约161厘米,具有亚洲人种的特征。王宝义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为《三国演义》剧组搭建的祭坛底层精心布置了“涞水智人展厅”,利用灯光、布景、图片、录像等等手段再现了“涞水智人”在野三坡一带活动的场景,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涞水智人展厅”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式开业那天,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柏、河北省文化厅厅长赵德润、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孔繁敏等人专门前来参加了落成典礼,并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展览,对这次利用文物开展的旅游创意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单一的展览,“涞水智人展厅”还显得很单薄。而利用“涞水智人”在考古学中的地位,扩大旅游市场才是野三坡的本意。

1992年12月,王宝义再次提出了“野三坡智人篝火节”的设想:借助涞水智人展厅,开发旅游新产品,拓宽野三坡旅游市场。

启发这个思路的是德国的西洋“啤酒节”。

这个源于德国的节日,是1810年的十月,为了庆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格王子和萨克森国的希尔斯公主的婚礼而举行德国一次民间盛大庆典。自那以后,十月啤酒节就作为巴伐利亚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保留下来。每年从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人们倾巢而出,亲朋好友相伴,恋人深情相依,欢聚在一起。我们是集体参观了著名的“啤酒博物馆”后加入狂欢的行列的。喝着的鲜酿啤酒,吃着德国独有的各式各样的香肠和面包,其间乐队身着民族服装穿梭于人群之中,娴熟地演奏轻松欢快的乐曲……

西方人有西方的传统,而我们有我们的习惯。“人”与“猿”的区分既然是以“火”的使用为界限,拒马河流域应该是是中国这方土地最早使用“火”的地方。在这里举办“篝火节”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一个属于“短、平、快”的项目,资金投入不多,但效益不可低估。为此,王宝义在县长办公会上作了汇报。年底召开的保定地区旅游工作会议上,这个项目的构想在会上公布,引起一片喧哗,大家分析说,这个创意新颖独特,一定会取得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涞水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