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许家窑人”(六)

专家答疑

三晋都市报:请您介绍一下这处遗址的考古意义吧!

卫奇:许家窑遗址埋藏在离地表7.4-12.8米深的河湖相地层里,分布面积逾3000平方米,经过1976年、1977年和1979年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旧石器制品3万多件,还有包括动物20多个种类的大量化石。2007年和 200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谢飞的主导下还对遗址进行了发掘。

根据化石哺乳动物群判断,其地质时代应该为晚更新世较早时期,估计超过10万年,遗址的铀子系年龄是10.4万-12.5万年。此外还有放射性碳元素测年、光释光测年和古地磁法测年,不过,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学界的普遍采信。尤其是古地磁测年的分析,我已经撰写了几篇文章,批评其研究工作偏离了正常科学研究轨道。

许家窑遗址的发现弥补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之间的空白,不仅对探讨泥河湾盆地的地层和古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探索现代人的起源和勾划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文化面貌具有特别的考古价值。

三晋都市报:今后,这里还值得再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吗?

卫奇:经过几次发掘,查明虽然分布在距地表深7.4-10.5米的文化层基本上被破坏,但是在10.5-12.8米深处的黑色粉砂层中尚保留完整,文化层未遭受破坏,有条件做埋藏学分析,而且很值得再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希望能发现“许家窑人”的面骨化石。另外,“许家窑人”的氟牙症和其他病症以及颅骨开孔很值得深入研究。

三晋都市报:关于许家窑遗址的取名争端又是怎么回事?

卫奇:遗址有两个地点,分别分布在山西和河北两省,而且人类化石、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基本上是从河北的地点发现的。遗址发现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元老贾兰坡依照过去的命名习惯,取名许家窑,可能主要考虑了地理分布位置,没有考虑到后来文物版图的强化管理,现在看来,定名确实存在失误和遗憾,河北方面有意见是合乎情理的。

我认为,遗址若取其冲沟名称定为“泥河湾盆地”的“梨益沟遗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常有变动,侯家窑村就是1952年随着察哈尔省的撤销而从阳高县划入阳原县的,或许,将来侯家窑和许家窑会重新划归同一省区,那时现在的许家窑遗址归属之争就会自然烟消云散。

1996年,国务院以国家政令颁布“许家窑-侯家窑”遗址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由山西省管理。因此,山西省人民政府树立的保护标志称“许家窑遗址”,有悖于国家政令,被推倒是应该的。河北省阳原县有关部门对此已经取得谅解,在宣传中统一称之为“许家窑-侯家窑”。但是作为全国文物最高管理部门的国家文物局,2008年在它主管的《中国文物报》上公然坚持称“侯家窑遗址”,显然是不合适的。

2003年,国家文物局未经国务院许可擅自批准发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显然国家文物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七条:“需要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考古发掘,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法人单霁翔局长对此应该负全部责任。

三晋都市报:那目前遗址的状况如何呢?两省是否应该合作?

卫奇:许家窑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向世界开放的一扇窗口,但目前的遗址场景令人感觉很不是滋味。事实证明,考古遗址的发掘,不仅可以跨省区联合,而且还可以进行国际合作。因此,许家窑遗址虽然地跨两省,但遗址的保护工作没有理由不能同心协力。只是,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沟通,双方曾产生矛盾并且出现过冲突,令人非常遗憾。

山西方面曾表示,双方坐下来友好会谈、解决问题便是,不必以不理智的手段来解决,而河北方面也愿意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去科学面对,踏实地推进考古工作,远离争议。就在今年5月底,我到河北省阳原县参加座谈,县里领导指示今后统一叫“许家窑-侯家窑”遗址,而“许家窑人”、“许家窑文化”、“许家窑动物群”和“许家窑组”还保留。

专家简介:

卫奇,研究员,1941年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一个普通农家。生性好奇,由原来卫玉屏改名。受太原进山中学贾炳光老师传教的影响,酷爱地理。

196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貌学专业,196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做研究生,后分配留所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以及第四纪地质与哺乳动物化石研究。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也“转悠”过一些国家或地区。发表文章100多篇。

2001年退休后,他在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它村自筹资金,创办了“泥河湾猿人观察站”,为泥河湾盆地的科学研究、文物和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开发继续做着贡献。


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卫奇

三晋都市报李尚鸿 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许家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