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下川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四)

石核中隐含的大小乾坤

有人说,石核属于打制石片后剩余的“废料”部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一些人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认为石核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下川遗址发现了近200件石核,就更值得推究。

下川细石核可分为锥状、柱状、半锥状、楔状和船底形等类型,其中以锥状、楔状为主。就形制来讲,它有单一固定台面、凌锥状剥片面和特定的底部。

细石核是用来剥制细石叶的,而“单一固定台面”即剥制的前提。因为,只有在台面固定的情况下,细石叶才能连续剥制。

那么,你知道我们的祖先具体是如何打制的吗?

在开始剥片的部位,首先必须有一条纵向棱脊,沿着这条棱脊才能打下第一个“石叶”。随之,剥片面上就产生了两条棱脊,继续沿着棱脊打,便可打下两个石叶,并在剥片面上形成3条脊。

依此剥制下去,在剥片面上就形成了纵向栉比的棱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凌锥状剥片面。而在剥片面棱脊形成的同时,台面前缘会由一个转折变成两个转折,再由两个转折变为若干个转折,便使台面前缘形成了弧状,整体就像一个弧状凌锥体。

若观察下川细石核的剥片面,的确多为“弧状凌锥面”,尽管有些细石核的底部并不太尖,但从剥片面的形状及棱脊看,仍为凌锥面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底部是尖非尖,也不论剥片面顶缘的弧大弧小,剥片面总是上大下小,并向底部收拢,趋成凌锥面的。

大家再来看看各种细石核的底部吧,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具有特定的形态。这成为区分类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说,锥状底部为尖,楔状底部为刃,船形底部则是钝棱或小平面。

在我国,细石核的类型是以形态确定的,这就不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产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专家对下川细石核作过观测后,大致将它们分为锥状、柱状、半锥状、楔状、船底形石核。

楔状石核是细石核中最完整的类型,分为宽型和窄型两种。而典型的柱状石核,在下川细石核中仅有一件,像被周身剥片的“柱子”。

船底形石核的核身较宽,周身都是由台面向下打片修理的,底部为钝棱或小平面,它与宽型楔状石核均在台面最大径的一端剥片,形状比较相似,往往被归为同一类型,或称楔状,或称船底形。

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船底形石核的台面都比较宽,一般不做修理,而宽型楔状石核的台面较窄,要在剥片过程中不断进行修理,最后往往变成了“刃”。两者相比,迥然不同。所以,船底形石核在下川文化当中,无疑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

也许,石核看起来没有多大用处,但它毕竟是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产生其他工具的基础,甚至自身也可以当作良好的工具使用。

下川文化,看似离我们遥不可及,很多人也觉得它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并不尽然。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及其意义,我们专门走访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哲英。明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解读。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文化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