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人字洞:影印着人类早期文明的一丝曙光

繁昌人字洞:影印着人类早期文明的一丝曙光

繁昌人字洞:影印着人类早期文明的一丝曙光(中国化石网配图)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大江晚报(沙崙):人类文明的进化已经走过了漫长的数百万年的历程,我们的祖先究竟何时来到这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开始了自己艰苦卓绝的生命跋涉,似乎是一个难解之谜。而上个世纪80年代,在皖江明珠芜湖一处濒临长江的冈丘洞穴中的偶然发现,影印着人类早期文明的一丝曙光,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祖先在250万年前的生命足迹,这就是繁昌人字洞。

一、发现经过

1984年7月,繁昌县孙村乡水泥厂采石场工人在癞痢山采石作业中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青年工人盛宏江将这一情况写信报告了县、省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有关单位。根据此报告,1986年春,安徽省博物馆郑龙亭、李治益,繁昌县文物管理所陈衍麟等,对孙村癞痢山化石地点进行了地质古生物调查,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并作了研究报道。

1998年4月,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与环境背景研究”正式启动。5月4日,安徽课题组金昌柱博士、郑龙亭研究员、繁昌县文物管理所徐繁所长等,前往繁昌县孙村镇癞痢山进行地质古生物调查,在癞痢山1号采石塘口发现了一处第四纪洞穴堆积。在对这个洞穴进行观察发掘的过程中,他们先后采集到两段灵长类上颌骨(含2颗、3颗牙齿)化石,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含2颗牙齿)化石和一段灵长类幼年个体下颌骨(含3颗牙齿)化石,因该地点堆积物地层剖面呈“人”字形,经郑龙亭建议取名为“人字洞”。

专家对人字洞出土的动物群化石进行了生物地层学分析,发现在75种脊椎动物组成的人字洞动物群化石中,含有较多的新近纪残存种类和相当多的绝灭属(现生种只有7种,占总数的10.4%),这表明动物群面貌比较古老;同时,也出现了仓鼠、巨鼠、家鼠、大熊猫、三门马、水鹿等第四纪典型属种,显然与上新世动物群有区别。故确定其地质时代应为早更新世早期。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对这里的古地磁测年为220-256万年,与生物地层学分析基本吻合,因此,可以断言,人字洞距今大约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同年的5月7日,著名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古人类学家刘武博士和省、县有关领导抵达化石出土地进行指导。邱占祥院士在现场考察了堆积物地层、观察了采集到的全部标本后,进一步确定了遗址的地质时代,对前期的调查和采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繁昌人字洞的发现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的重大突破,为寻找早期人类化石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从此,繁昌人字洞开始进入世界古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受到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也揭开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新的历史篇章,这一年的五月,江南的雨季早早来临,进入中旬后,繁昌一带连日大雨,人字洞堆积物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情势十分危急。5月12日下午郑龙亭与省文物局保卫科长宋磊冒着瓢泼大雨赶赴现场,会同县文物管理所及孙村镇有关负责人,研究部署塌方现场保护和清理工作。从次日开始,郑龙亭等人在此进行了25天的清理、试掘工作,共发现灵长类上颌骨4块、下颌骨5块、牙齿45颗;出土脊椎动物化石计有龟鳖类、鸟类、翼手类、啮齿类、食肉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等近50种。同时采集到了几件疑为人工制品的石英片麻岩、硅质灰岩标本,后经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张森水教授、黄慰文教授等分别观察,确定了其人工性质,进一步确定了繁昌人字洞在古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1998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安徽课题组组成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博物馆等单位专业人员参加的联合发掘队,对人字洞堆积物进行了首次系统发掘。此次发掘共出土石制品、骨制品60多件,脊椎动物化石50余种,标本15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中以保存完好的似小齿黑熊部分骨架和似剑齿虎头骨比较珍贵。1999年进行了春、秋2次发掘,又获得石制品和骨制品30多件,脊椎动物化石3000多件,不仅标本保存状况好,动物群种类也增加到了75种。2000年、2001年、2005年又进行了3次发掘,出土的石制品、骨制品和动物化石数量均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掘面靠近西侧洞壁,发现了1组用乳齿象门齿垒起的“矮墙”(发掘队员称之为“象牙墙”),象牙排列很有规律,高约80厘米。此外,5年间共发现5具保存完好的中国乳齿象、3具似剑齿虎和1具三原貘骨架,研究价值极高。

二、文化遗物概貌

人字洞是迄今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旧石器遗址,距今已有250万年。1998-2001年间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获得人工制品100余件,其中石制品90余件,骨制品10余件。张森水教授等(2000年)对1998年发现的人工制品进行了研究 ,初步揭示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与性质。

人字洞出土的石制品以小型居多,原料以铁矿石(曾见于北京猿人遗址)为主,兼有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均非原产于洞中,可能采自洞外稍远山上的风化岩块,石制品原料具有多样性;石制品打片采用锤击法,打击台面清楚。在石核或石片上都可看到打击台面,这表明古人类打片时曾用过转向打法,有些石核曾使用了多次转向打法。无论是石核或石片都缺乏相对稳定的形状;石器毛坯有石块、石核、石片和断块;基本类型是刮削器,还有雕刻器。刮削器中主要是边刃,严格的端刃不多。单刃、边刃石器多于复刃和端刃石器,刃口形态以直刃居多,次为凸刃,再次为凹刃。石器修理均采用锤击法,以向背面加工为主要方式,次为复向加工,再次是向破裂面和错相加工。石器修理相当粗糙,多为单层修疤,且以深宽型为主,刃缘很不平齐。仅在几件块状毛坯上可见有序加工,即先打出一个面,再在这个面上加以粗糙的修理;石制品表面未见长距离搬运或急流碰撞的痕迹,个别标本有较重的磨蚀痕迹,大多是轻度的,也有一定数量的标本无磨蚀痕迹,从表面磨蚀情况来看,有几件石制品可能曾经两度加工。

人字洞出土的骨制品有打击骨片、骨铲等。其中一件打击骨片,毛坯是一块哺乳动物肢骨片,长65mm、宽22mm、厚8mm,上下两端都被加工成刃,侧边局部也有打击痕迹。上端的一面(骨表面)可见双层修疤,边缘的修疤为宽型和长型的,近缘为深宽和浅宽疤,打击方向由近端向远端打,另一面有同向打击的浅宽疤,制成较锐利的刃口,相邻的左侧一段,在原裂面上遗有三层叠压的浅宽修疤,右侧骨腔面也有单层修疤,两侧构成错相加工。下端可见双层修疤,另一面也可见由下端裂面向上打击痕迹,形成较锐的刃口。

一件骨铲,毛坯为犀牛残下颌骨,右侧从犬齿窝后部断残,下颌联合部亦稍残,左侧保留水平支的一段(143mm),加工痕迹见于下颌体唇面。下颌骨左右两侧刃在前端相交,形成了一个相当锐利的铲状尖刀。

人字洞石制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与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十分相近,全部石制品缺乏相当稳定的形态,显示出很强的“个性”,无论从类型上或技术上,都比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的石制品显得粗糙、简单而原始。尽管人字洞发现的骨制品数量不多,但它表明了人类早期工具原料组分的多样性。

人字洞遗址为亚欧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它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淮地区是早期人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早更新世旧石器文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大意义,为寻找早期人类化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类 人字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