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植物学家的南极之旅》

《古植物学家的南极之旅》

作者李浩敏在南极考察期间照片

《古植物学家的南极之旅》
201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5页,全彩图,10.5万字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李浩敏研究员。该书以她亲身经历的南极考察为主线,通过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系统翔实的展示出了古植物学家对南极的视野。是一本融合地理、生物、化石、探险、旅游等为一体的科普书籍。

李浩敏研究员:

《南极之旅》出版在即,首先非常感谢张弥曼、孙湘君、汪品先等几位学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方才使我下了决心,在“古稀之年”完成了这部科普领域的“处女作”。

承蒙周志炎院士在百忙中拨冗仔细阅读书稿,并为此书写序言,笔者对此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历届领导对我的南极工作在精神上以及科研经费上的支持,特别是我在南极时徐均涛副所长代表所领导给我写信问候,1993年回到南京时曹瑞骥所长又亲自带了鲜花到火车站来迎接我,以及沙金庚所长提供的古生物所创新科研基金的资助,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和激动,也使我的南极工作得以顺利、持续地向前推进。笔者对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科研基金,以及所科技处蔡华伟处长亲自为这篇书稿的出版撰写推荐信表示感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胡炜编辑从组稿到编辑出版的整个工作中都十分认真负责,为此书的付梓出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譬如在编排方面,她将原稿的结构稍作改动,就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紧凑。这让我感到她在专业上是一位实力派,而且也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实力派。

笔者在南极所拍摄的照片,原先的底片都是胶片。感谢摄影家樊晓羿先生将这些照片代为翻拍成电子版照片,并感谢他将我从南极带回的一些纪念品、小礼品也拍摄成照片,展现于书中。

本书稿的后期制作过程中,也曾经得到史恭乐博士的多次帮助。如代为摄制现保存于南京中山植物园标本馆的南极被子植物发草和南极石竹的照片,翻拍一些插图并为大量图片刻制光盘等。此外,傅强博士也曾多次给予帮助,本书作者对他们两位也深表谢意!

感谢卞林根先生允许我使用他拍摄的一张“帝企鹅哺育企鹅宝宝”的珍贵照片。本书还引用了国晓港先生拍摄的一幅“海狗”照片,比我当初拍摄的海狗照片效果好很多。为了引用这幅图,我曾多次试图与他取得联系,但皆未成功。我知道他是位“老南极”,希望他对我冒昧引用这幅作品以享读者予以理解。书中还引用了九次队一位队员写的小诗,在船上看到时就没有署名,被我保存了下来。我也希望他能理解我在此书中的冒昧引用。

关于本书的书名我略存异议,原本我为其定名为《南极之旅》。出版社考虑到可能会有重名,抑或是意思不太明晰,故而最终被改为《古植物学家的南极之旅》。但是窃以为“古植物学家”这项大帽子对于我说来显得过于“沉重”了,让我无法承受。我个人觉得凡是堪称为“家”的,必定是对某一领域做到融汇贯通、学贯古今的“大家”,方能不辱没这个名称,而我现在显然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因为每每见到新的、素未谋面的标本,总是感觉好似“雾里看花”一般,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查阅文献、翻看资料之后,方能逐渐厘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所以,我还不能称之为“家”,还只是这一学术领域中一名漫漫求索者,我自称为“研究者”。

近年来通过对南极古植物以及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福建、广西)古植物的研究,使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必须从全球的角度并结合古植物学研究来思考并解决被子植物系统演化问题。即南北两半球的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包括古植物工作者)必须携起手来,深入合作,共同研究南北两半球植物(包括化石植物)的分类和系统演化。只有这个工作做细致了,基础夯实了,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树”才会“茁壮生长”,那么距离被达尔文称作是”讨厌之谜”的被子植物起源问题的最终揭秘,也就为时不远了。因为地球毕竟是一个整体,无论缺失了(或忽略了)哪一部分,最后的结论都是存在缺陷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刚开始研究南极植物化石期间,我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在国内各大图书馆中都找不到一本南美洲的植物志;在我国各个著名的植物标本馆中,来自南半球的植物标本也都是凤毛麟角。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上述状况已有所改变。除了交流渠道不畅之外,南北两半球植物的研究程度也不甚平衡,这些都有待今后改善,也有待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从南极采到的假山毛榉化石中,我惊讶地发现有几种叶化石与桦木科的叶惊人地相似。桦木科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向南可达印度和中印半岛并在南美洲有少量分布。2010年在与史恭乐博士一起研究福建产的龙脑香翅果化石的过程中,经过寻根溯源,我们发现,目前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造林树种龙脑香科植物,已被绝大多数研究者公认为冈瓦纳大陆起源。我们同意这个意见,理由是该科的三个亚科间断分布于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而东南亚的这个分支很可能是通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才到达亚洲的。此外,樟科植物化石在大洋洲、南美洲早第三纪以来的地层中广泛分布,令一些植物分类学者认为樟科,甚至樟目也属于冈瓦纳大陆起源。前述从全球角度并结合古植物学研究来思考并解决被子植物系统演化问题的想法,从最初时的朦胧意识逐渐发展、形成为坚定的信念,况且南极洲还曾处于冈瓦纳大陆的核心地位。我认为,南极中、新生代植物的研究对解决被子植物系统演化问题是不可或缺的。


附:

中国科学院 周志炎院士对《古植物学家的南极之旅》 一书的序

关于南极科学考察和相关的著述不胜枚举。《古植物学家南极之旅》一书不像许多学术性科学考察报告那样内容深奥难懂;也不像纯粹 “介绍性”的科普读物那样读起来枯燥乏味。作者以一位资深科学工作者的视角,用平实、浅近的词句为我们讲述了她在花甲之年到南极去的一次难忘的经历。是一本难得的科学和人文交融的科普佳作。

自十八世纪人类得知地球上有南极大陆以来,两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它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因为它难以到达、环境恶劣,很难展开工作。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神秘的南极大陆的窗口。书中讲述了作者旅行和考察中的种种见闻和感受,笔触细腻,娓娓道来,令人如同身历其境,也备感亲切。书中还对南极的气候、海洋、冰山、冰盖等各种自然环境和地貌做了概要介绍,对当地的动、植物以及有关的地质、地理情况也都有详略不等的叙述。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考察内容,书中还简要地介绍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特别对重点考察的乔治王岛化石山所产出的植物化石,以及它们对研究南极5000万年来的古气候和自然环境演变的意义做了阐述,向读者介绍了南极地区从温暖、湿润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演变为现今冰天雪地、蛮荒不毛之地的过程,以及种种化石证据和相关学说。作者还简叙了南极考察的历史和我国考察、建站的情况,航海途径所见各国的人文、风情和政经情况等,内容十分丰富。

除了科学内容以外,作者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了她实地考察的情景以及在考察船上和考察站内的生活和活动片段。在极地气候十分严酷、充满着种种不可预知的危险的环境中,作者和许多考察队员一样,常常是不顾安危、孤身远征甚至深入无人区,圆满地完成了野外考察和化石采集工作。航海和考察期间,科考队员和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彼此关心、相互支持,共同度过的既艰苦又欢乐的日日夜夜,彼此分享着考察的成功和丰收的愉悦。在考察过程中,我国科学家还和其他国家科学家互通有无、无私交往。

尤其可贵的是,科考队员们无论是面对航行中海浪的颠簸、极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考察中的艰险的时候,还是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的时候,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和奋斗的态度。他们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祖国、重视保护地球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精神风貌。他们探索求知、不畏艰险和困难拼搏,为人类解开南极之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考察队的一员,年高体弱的作者在考察期间不甘人后,和年轻队员一样 ‘爬摸滚打’,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的身上无疑同样闪烁着世人所敬仰的发现镭的玛丽亚·居里夫人和深入非洲草原数十年如一日研究黑猩猩的珍·古道尔爵士为科学和人类文明奋不顾身、无私贡献的可贵精神。

本书据实记录了作者全身心投入的考察过程,并经多年酝酿、精心准备写成;文字流畅,描述生动,加上作者亲手拍摄的大量的珍贵图片,真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相信一定会得到读者、特别是有志于科考的青年读者广泛的认同和欢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志炎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植物学家 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