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犁走出去的世界著名恐龙学家——徐星

徐星展示帝龙头骨化石

徐星展示帝龙头骨化石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伊犁日报:他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化石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获中科院首届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届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奖。包括英国BBC和美国Discovery频道及《国家地理》杂志在内的许多国外媒体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扩大了中国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首次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德国始祖鸟一样重要的物种,为鸟类飞行“树栖滑翔起源说”提供了第一份坚实的物证;首次发现单指恐龙;发现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角龙类、最早的恐爪龙类、最早的镰刀龙类、体型最小的兽脚类恐龙和体型最大的窃蛋龙类。

他的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成果”。他和同事一起发现和命名的恐龙新属种达50余种,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成为全球11位入选科学家之一,也是亚洲的唯一代表。他撰写的科普文章《飞向蓝天的恐龙》还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

他就是徐星,一位从伊犁走出去的世界著名恐龙学家。

联系徐星颇费了些周折,与记者接通电话那天,他正在外地出差。记者表达采访之意后,他很爽快地答应一周内根据工作情况给予回复。前几天,记者收到徐星的短信,约定时间电话采访。昨日,记者依约打去电话,电话那头的徐星刚开完会,手头工作不少。因为忙碌,我们的通话时间不算长,但足以让记者了解他对世界恐龙研究作出的贡献以及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祝福。

1969年,徐星出生于新源县,在县委大院长大的他对童年时期的家乡有很多美好的记忆。他说:“我记得那时的空气特别好,县城有很多小河和果园,离山很近。我和小伙伴们上山、下河、摘果子,玩得特别开心。那时的邻居有几家少数民族,大家都一起玩,不分什么民族,我跟着他们学了不少日常用语,到现在我还记得一些维吾尔语的词汇,但毕竟用得少了,大多忘记了。”

徐星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优秀,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古生物专业,大学毕业后又被推荐到中科院读硕士,在老一辈古生物学家赵喜进的指导下搞恐龙研究。他坦言刚开始对这些并没有兴趣,兴趣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一点点叠加的。“你如果不是全身心投入,不热爱它们,想做成特别有意义的事,那是不可能的。你爱它,它才会给你回报。人这一辈子,得到与付出基本是成正比的。不付出,不可能得到。”徐星说。

徐星觉得搞科研是项自主性很强的工作,过程可控,自由度高,比较适合他的个性。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中,他越来越热爱他的工作。说到一次次命运的垂青,他告诉记者:“人生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可控的,比如环境,比如条件,人能够控制的只有自身。一个人只要愿意从小事、从具体事做起,不去斤斤计较回报,总会从做事的过程中收获一些东西。任何运气都需要辅以大量的辛勤付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目前,徐星主要研究中生代时期爬行类动物及鸟类起源,每天不是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是在实验室的显微镜前,不久他还将去南非做野外调查。

这些年来,徐星和他的团队经常在新疆、内蒙古、辽宁、山东等地做野外调查,很多都是别人去过的地方,别人做了好多年的工作。但是,每次都是他们这个团队运气最好,总能找到最重要的化石标本。徐星说,他们经常去的都是戈壁沙漠地区,长的要住两个月,短的也要几个星期。有的地方离水源地几百公里,喝水吃饭要靠生活车从外边运进来。有的地方白天温度45摄氏度以上,戈壁沙漠没有阴凉,一天要走二三十公里路,头顶着一团火去找化石。他们也经常遇到各种事故,翻车、被毒虫咬伤等。听徐星讲野外调查的艰难险阻,和对恐龙研究的痴迷,才能明白每一次成功都是饱蘸着艰辛与汗水用心血写成的,幸运之神只宠爱痴迷于科学、忠诚于科学的人。

说到对新疆的期望,徐星告诉记者:“各民族之间有差异和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家人还难免吵架拌嘴呢。但不管怎样,我们要明白我们注定是要一起生活的,是在同一个家园,而且不管哪个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根本利益和目标是一致的。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唯有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友好互助,这才是新疆大发展的出路和方向。”

徐星的父母亲人还都在新疆,能够常常回来探望是徐星的心愿。每次探亲,都是一次难得的放松,回到家乡看看魂牵梦绕的雪山、草原,看看记忆中的美景,尝尝想念已久的美食,对徐星来说是游子回家的舒适与安然,他相信没有什么东西能破坏这份美好与安定。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