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我们是在撰写生命史书

周忠和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

周忠和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

2011年周忠和访问南非

2011年周忠和访问南非

1995年周忠和在美国读博

1995年周忠和在美国读博

(中国化石网)据扬州晚报:在周忠和看来,自己的研究是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

谈古生物学

我们是在撰写生命的史书

记者:在行外人看来,古生物学是一个冷门学科,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事业?

周忠和:科研没有冷热之分。古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随着公众对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科的新发现和新理论都将成为社会公共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生物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对经济发展没什么太直接的作用,但我们是在撰写生命的史书,要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对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也有重要启示作用。

记者:您怎么看待自己的成就?

周忠和:如果硬要说我有些成就的话,第一是我赶上了好时机,中科院“百人计划”、一个优秀的创新研究团队等;第二是中国有“得地独厚”的化石资源,做不出点成果,对不起这些化石,也对不起纳税人的钱。

谈学术之路

感受到学术前辈的大家风范

记者:在您20多年的学术之路上,哪些事让您觉得印象深刻?

周忠和:确实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这件事说起来也充满了戏剧性。

在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主要研究的是距今1亿多年前的古鸟类化石。我发现解决鸟类飞行起源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恢复早期鸟类的生活习性。1998年,在观察现生的鸟类骨骼标本和有关文献时,我偶然发现鸟类脚趾的相对长短和鸟类生活的习性很有关系。当时我就想到把这一现象应用到化石鸟类研究中。这样,关于始祖鸟和其他早期鸟类生活习性的争论也许就容易得到解决。这一发现让我非常兴奋,因为当时我正好要参加1998年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的一项竞争激烈的最佳研究生论文的报告。我认为,有了这一发现,一定会在年会上好好露上一手。

突然有一天,导师对我说,美国芝加哥大学解剖生物学系教授Jame Hopson即将在当年的年会上作一个类似报告,而根据他的论文摘要,采用的方法和我正在准备的工作如出一辙。我当时感到十分懊恼,怎么这样倒霉。后来我决定写信给Hopson教授,告知他我也在做的工作。Hopson教授也大吃一惊,但他鼓励我继续准备我的报告,不要受他的报告的影响。

事实上,等到我们各自在该年年会上报告时,我们都发现,这期间我们又各自有了几乎相同的新发现。我当时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成语——英雄所见略同。虽然这次会议我并没有能够如愿得奖,但我的工作和报告还是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但故事并没就此结束,也还不够戏剧性。1999年2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了一个关于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国际会议。Hopson教授和我分别作了会议特邀报告,非常巧合的是,我们在使用的研究方法上,这次又是十分相似。Hopson教授非常大度,在报告中多次对我的报告和结论大加赞扬。在回答听众的提问时,我们坐到了一起。

作为一名学术后生,我从这位学术界的前辈那里也体会到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和大家风范。

谈学术研究

文化认同感让我坚定回国

记者:1995年您出国留学读博,那时国外的条件可能比国内要好,您有没有想到留在那边?

周忠和: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国外。在美国那段日子,确实有朋友劝我改行,或者至少在美国多呆几年,但在我的内心,从出国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想着要留在那里。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文化认同感的问题,国外当时条件虽然要好一点,但找不到那种感觉,留在那里也就没什么意义。

记者:近来,院士遴选制度改革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您有什么建议?

周忠和:关于遴选制度,我认为只保留院士推荐一个渠道就够了。如果部委、地方、单位、学会都可以推荐,那么就难免掺杂进利益因素,带来行政干预,也存在重复浪费。

也许有人会说,所在单位更了解被推荐人的情况,担心因为有些单位、地方院士少,有些优秀人才选不进来。但我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很优秀,不可能没人知道。毕竟,能否当选最终还得由院士们投票产生。

当然,这也需要改变需要3名或3名以上院士才能推荐的规定,对多名院士推荐的要求必然导致一些人去做一些联络,这样弄得大家都很有压力。

另外,遴选制度还应保证被推荐人在增选的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状态,也就是说直到被选上为止,当事人应该是不知道的。这样不仅是与国际接轨,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增选过程不受干扰。

谈家乡扬州

感觉扬州的环境确实很美

记者:您的家乡在扬州,有没有常回家看看?

周忠和:虽然家就在扬州,但上学读书的那会儿,成天在学校,进城玩得也少。不过,参加工作之后,我基本每年都会回家,一年有两三次,每年回去,总是会发现一些新变化。

去年我就回扬州参加了高中同学30周年聚会,大家一起出去玩,我们都感觉扬州的环境确实很美,街上也很干净,整个城市很干净,很适宜人生活。

记者手记

爱读杂书的科学家

采访中,周忠和多次提到自己是一个“爱琢磨一点事”的人,他不仅爱琢磨自己本专业的事,也爱琢磨旁的事。他的办公室,也放了很多“杂书”。他说,表面上看,这好像有点“不务正业”,但其实对自己是好事。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圈子里,要懂得怎么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今天琢磨一点,明天琢磨一点,长年累月的积累,这些琢磨出来的东西又会反哺自身的专业。”

周忠和的爱琢磨,其实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的吗?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周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