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刚:填补古生物化石研究空白的人

韩刚:填补古生物化石研究空白的人

听说坐落在锦州的渤海大学出了个填补国内外 “古生物化石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研究空白的人。于是,记者有了采访这个“奇人”的冲动。

记者脑海里想象有着环境地质(古生物)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博士等头衔的这个人,一定是一个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老学究”。

走进渤海大学,记者见到了这个人古生物中心主任韩刚。

记者面前的韩刚,身着红色T恤、浅色纯棉休闲裤,亲切、随和、睿智。他说起话来,荡漾在脸上的笑容宛若邻家大哥般可亲、可敬。眼前的韩刚与记者脑海里的“画像”判若两人。

“我的古生物研究历经买、收藏、爱好、研究、飞跃5个阶段。 ”韩刚开门见山,娓娓道来。

对古生物化石,他如获至宝;说起化石,他如数家珍;论起他从事的古生物研究事业,他爱如掌珠、全力以赴。

韩刚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当过企业外贸科科长、厂长,电控研究所所长,奇石研究中心主任,锦州市人大常委;现在是锦州市政协常委、致公党锦州市委副主委、果树农场副场长、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主任。

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刚结识了古生物界世界名人张和,并拜其为师。从此,韩刚与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缘分一结就是20多年。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沟壑里跋涉,多少次显微镜下鏖战,多少次常人难以做到的坚守,多少个论文的一章一节,才换来韩刚今天的成功。

这些年,云南澄江生物群、贵州关岭生物群、辽西的朝阳及义县等全国30多个重点化石产地都留下了韩刚的足迹。

白天,他要承担副场长和主任的重任,晚上,他几乎没在半夜12点前睡过觉,麻将不打,电视剧不看,商场、市场不逛,几乎没什么业余爱好。“我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工作、学习上。 ”他说得实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0年11月25日,韩刚在第七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研究”这一理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其成果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等评价其为:在古生物化石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省化石鉴定委员会给出这样的意见:该成果是我国古生物化石管理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突出的具有原创性特征的优秀学术成果,经中外科技查新结论证明,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近年来,韩刚获得省及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等奖,国家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政府奖一等奖、二等奖;其成果被辽宁、贵州等省采用;被列入《全国省级化石资源保护规划编制指南》。他发现及研究的鸟与昆虫化石被分别命名为 “韩氏长嘴鸟”,“韩氏沼泽丽蛉”、“韩氏奇异啊博鸣螽”、“渤大伪波形脉蜓”等。

徜徉在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仿佛走进充满神秘感的远古时期,走进科普教育的大课堂,使人体验到宇宙和自然的神奇魅力。由韩刚收藏并无偿展出的200多件化石组成的生命起源、鱼类进化、脊椎动物登陆、爬行类的兴衰、恐龙与鸟、古植物、哺乳类繁盛、古猿与人类、人类与环境展品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抚摸岁月留下的痕迹,自然文化的凝重感和神秘感油然而生。一件件化石见证了生物进化史,更是韩刚20多年心血和汗水的写照。

如今,韩刚已成为国内外古生物界名人,还被辽宁省委组织部、统战部分别推荐为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领军人才候选人和国家民主人士优秀专家。尽管如此,韩刚本色不改,依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还是我自己。 ”韩刚一脸真诚。

韩刚为学生讲解古生物知识。


辽宁日报 姚国卿 赵晓强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 化石 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