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刘建妮:安静地与化石在一起

古生物学家刘建妮:安静地与化石在一起

古生物学家刘建妮:安静地与化石在一起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日报网:个人档案:刘建妮,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博导、洪堡学者,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致力于早期生命演化的研究工作,目前她在多国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了50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国际十大生物新属种。2013年以来,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基金”的资助。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古生物学会第二届青年古生物学奖、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这门课讲得非常不错,连我这个外行都听懂了。”这是网易公开课《西北大学公开课:化石趣谈》下网友的留言。

在西北大学,古生物学向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而现在,她正在为更多人打开一扇生命演化的窗。

在她的世界里,恐龙是几亿年后才出现的“小字辈”,一块块叶足动物化石,是读懂生命演化的“档案”。

在“创业”和“财富”逐渐成为全社会尤其是科研圈的背景声里,她安静地做着学问,投入地带着学生。刘建妮就是这样一个摒弃浮躁和功利,沉浸于古生物学世界里的人。

命运没有辜负她的努力与纯粹:她是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她的发现曾被《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并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化石趣谈》不但常引来学生“蹭听”,还被教育部录制成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且入选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公选课。

新学期的开始,记者日前走进刘建妮位于西北大学的实验室的那一刻,就被来自远古的化石所吸引。生命演化历程中充满了惊奇、偶然与不可思议。透过化石,我们可以“触摸”亿万年前纷繁世界里的鲜活生命,也能看到,刘建妮这10余年是如何走来。

发现生物演化的证据

刘建妮的古生物学世界是从研究叶足动物开启的,这种看上去“萌萌哒”的生物瞬间“get”到了她的“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她的关注点也更多地聚集在这个种群上面,在整理化石的过程中,她会给予这个类群特别关注。她明白自己找到了那个“点”——她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研究方向。

“叶足动物虽然已经灭绝,但它与节肢动物起源密不可分。”刘建妮说。作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最庞大类群,节肢动物的起源和多样性分异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努力探索的热点及焦点问题,而要想揭示并最终弄清节肢动物起源的奥秘,还需依据已灭绝了的“基干类群”的化石证据。化石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远古生命为我们留下的特殊文字,是保存“生命的档案”,对化石的研究为人类开启了一扇了解生物演化的窗口。

2005年,刘建妮在位于我国云南澄江的寒武纪化石库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仙人掌滇虫”。它来自5.4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浑身长刺,身体和腿基本一样粗。她推断这种生物极有可能是学术界期待已久的,曾湮没在远古历史尘埃中节肢动物的一个祖先。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刘建妮仔细观察和研究化石,终于从中找到关键的生物演化信息。

她发现“仙人掌滇虫”已经发育出分节的附肢,但却仍保留着柔软的蠕形躯干,这一确凿的化石证据表明节肢动物附肢的分节明显早于躯干的分节。该研究成果于2011年1月24日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该研究还证明了其是节肢动物的祖先,解决了节肢动物这一地球上最大优势类群起源的难题,这是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仙人掌滇虫”研究还入选了2012年度国际十大生物新属种,这是唯一入选的化石新属种,也是唯一一个代表中国入选的生物新属种。她的这一发现受到国际同仁的高度赞扬,英国剑桥大学的Conway Morris教授评价此化石“提供了节肢动物软躯体到硬骨板演化过程中的关键证据”。

这一年,距离她入行刚刚十年。

找化石像“淘宝”

研究古生物,常常要在人迹罕至处采集化石。背着几十斤化石“转山”常有,危险也不鲜见,但刘建妮却从未厌倦或畏惧。

刘建妮说,“我对生物学的兴趣,可能源于小时候在农村经常漫山遍野地跑,用小棍翻动土地寻找迥异的昆虫。”小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她被送到农村的奶奶家。没有多少玩具,她就“和虫子玩、和花草玩、和自然里的一切玩”,自然是她最好的玩伴。亲近自然、记录自然的体验让她养成了观察万物的好习惯。

“如果够幸运,能采集到有价值的化石回到实验室,那便意味着更加辛苦的征程的开始。”刘建妮告诉记者,实验室整理化石是个细致活,要用细针在显微镜下一点点的剥离。轻重也要拿捏到位,手轻了岩石剥不下来,手重了可能会损伤化石。她介绍,一般分离出一块完整的化石至少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耗费几个月的情况也很常见。“在高倍显微镜下完成这项高难度工作需要的不仅是耐心,更需要平稳的心态,每一种波动的情绪都可能伤害到化石。”

在刘建妮看来,野外采集和研究本身的辛苦,并不紧要。找寻化石的过程就像是“淘宝”,邂逅心仪石头的那种欣喜之情让刘建妮觉得这一切都很值得。“我很喜欢我的专业,所以不会觉得苦,和很多女生逛起街来一点都不觉得累是一个道理!”

透过一块块石头,刘建妮看到的是亿万年前鲜活的生命。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刘建妮在几年内采集了大量珍贵的化石,并借此踏上了远古生命的探秘之旅。

让更多人爱上古生物学

“大开眼界”“很有收获”也是网易公开课《西北大学公开课:化石趣谈》网友的留言。

在西北大学,古生物学向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而现在,她正在向更多人打开一扇窗。

刘建妮1997年考入西北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在报考研究生时,她有很多来自名校的选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大人”,刘建妮选择了留在母校跟随舒德干教授研究古生物学,自此古生物学向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谈到做科研,她给青年人的寄语是:坚持梦想,不要轻言放弃,最初的梦想最美。这也是刘建妮教授在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她常告诫学生,要先做人后做事,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不懈毅力,因为科研的道路从来都是孤独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始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保持一颗年轻的好奇心。”科研就是一种对求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守,而追梦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希望年轻人摒弃浮躁和功利的心态,真真正正做一点儿学问。”

“能够取得一点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并且有幸能跟随舒德干院士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和工作,我只是一个幸运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刘建妮的谈吐跟她的研究领域一样“低调”。

未来,刘建妮希望通过一系列面向科学的公益项目,让科学真正走进公众视野,让科学精神真正成为大众共享的精神食粮。

很多人不清楚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所以刘建妮开设并主讲了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化石趣谈》,希望通过“化石”这个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向生物演化的窗户。课程开设效果非常好,连续授课的三学期都会有学生因为选不到课而现场旁听。正是因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及重要的科普教育意义,《化石趣谈》被教育部录制成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入选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公选课,受到了很多外校学生及网友的热烈欢迎。

刘建妮希望通过形象的讲解为古生物学的教学加入更多生动的元素,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向自然科学殿堂的窗户,让更多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同时让更多普通大众了解和认识古生物。让科学走下神坛,让科学为大众服务,这是她的心愿。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学家 化石 刘建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