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恐龙“做邻居”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上演“博物馆奇妙夜”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金陵晚报(李花):夜晚的古生物博物馆是怎样的?巨大的合川马门溪龙会不会复活?猛犸象和原始牛会不会打架?前天晚上到昨天早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奇妙之夜开启,这一夜,20多位孩子循着生命演化的足迹,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穿梭,把“家”安在恐龙旁边,和恐龙共眠,领略科学的魅力。

在恐龙旁安“家” 等恐龙复活

前天晚上7:00,孩子们来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随着该馆冯伟民馆长宣布:古生物博物馆奇妙之夜正式开始,20多名孩子就进入到他们的“奇妙之夜”。

在历史和现实的穿梭中,夜游博物馆,感受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起源,物种的进化。看了古生物3D电影,各式各样的恐龙,让恐龙迷着实兴奋了很久。随后,孩子们都变成了“古生物学家”,一起修复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制作石膏浮雕,与恐龙“道晚安”后,孩子们和家长在恐龙旁边共建“家”,在电筒的光照里,我们在帐篷中与恐龙做邻居。一进门的巨型恐龙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合川马门溪龙,有22米长。5月23日晚上11:30,熄灯了,是一起来感受奇妙之夜的时候。“恐龙来了吗?真的叫了啊。”“恐龙会不会复活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有一些害怕,也有一些期待。

现在的鸟和鸡是恐龙演化而来的

到了白垩纪,恐龙种类达到极盛,这时候最著名的恐龙是霸王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白垩纪末,海洋和陆地上的动物大量灭绝,仅有少数幸存下来。曾盛极一时的恐龙家族完全灭绝,成为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

“其实,恐龙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演化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郭震宇博士告诉记者,那个时代,恐龙是极其高级的动物,它虽然有4肢,但两足走路,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都超过一半的爬行类动物,所以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现在的鸟和鸡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研究人员赞同鸟类来自恐龙,但恐龙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变成鸟儿的呢?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新发现的化石表明,鸟类的特征——羽毛的存在——已经深深地烙进了恐龙的进化树中。事实上,恐龙可能在其存在的非常早期阶段(距今2.4亿年前)便已有了羽毛。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一种长着羽毛的植食性恐龙化石,这说明羽毛不是肉食性恐龙的专利,也许所有恐龙都长着羽毛。

50万年前,南京出现过白种人

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记者还见到了南京1号头盖骨,这来源于汤山古猿人洞,重现的是南京人的祖先。这是一位直立人,距今五六十万年,是一位女性。郭震宇博士说,据说,这位女子是一位高鼻梁的白种人,是现在欧洲人的种族。

难道南京人的祖先是欧洲人?这一遐想目前仍然在考证中,也许N年前,南京这个地方以前就是以白种人为主,一次大的灾难逃离到欧洲,并在那里繁衍后代。当然,也有可能欧洲以前也有黄种人生存过,后来随着优胜劣汰,白种人在那里存活下去了。

相关报道:和恐龙“做邻居”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上演“博物馆奇妙夜”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上演“博物馆奇妙夜”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上演“博物馆奇妙夜”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扬子晚报网(朱姝):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相信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去参观过,可是晚上你去过吗?你曾经在博物馆里过夜,和恐龙做“邻居”吗?5月23日晚上,在中科院天地生科学传播中心和南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在中科院南京分院的协调配合下,江苏首场“博物馆奇妙夜”在南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惊喜揭幕。通过网络报名的30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于夜幕降临时分齐集于博物馆内,在化石们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神秘的夜晚。

夜游博物馆,白天不懂夜的“美”

在好莱坞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往日里冷冰冰的展品“复活”,让人们感受了到刺激和神奇。“在现实生活中,展品虽然不会‘复活’,但是夜晚的博物馆和白天肯定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馆长告诉记者。夜晚的博物馆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各种远古生物模型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首批共有30个家庭报名成功,到现场家长和孩子一共60人左右。” 中科院天地生科学传播中心的王虎纹部长告诉记者,这个活动最初是在北京举行的,比如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都曾经举行过,只要孩子在4—10岁就可以报名。“没想到南京市民的热情也很高,30个家庭名额在一天内就报满了。”

在观看完古生物博物馆的3D电影后,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夜游博物馆”。“恐龙会不会复活?猛犸象和原始牛会不会打架?赫氏近鸟龙能飞出窗外吗?”孩子们兴奋地问个不停。“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在晚上会放恐龙的叫声,孩子们特别喜欢,都跑出来看到底是不是恐龙复活了呢。” 王虎纹告诉记者。和白天嘈杂的环境不同,夜晚参观博物馆,心态会比较平静,会很沉得下心去学习知识。

孩子们”秒变“小小化石修复师

光参观可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都想”变身“成为古生物学家。”这次我们特地从湖南购入了很多上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让孩子们来修复它们。“王虎纹说。

穿上白大褂、戴上防护镜,在化石修复工作台前,小朋友们“秒变”化石修复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专业的化石修复工具,孩子们耐性、专注、小心翼翼地将化石发掘出来。“这些化石第二天活动结束的时候,就会送给孩子们做纪念。” 王虎纹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激动地欢呼起来。“太好了,这块化石我一定要带到学校去给同学们看看,他们一定没见过。”记者身边的一位小朋友激动地说。

“虽然这个修复的工作并不复杂,但是让孩子动手做起来,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很有好处。”一位家长说。

做远古生物的“守护者”,和恐龙“做邻居”

晚上9:30,结束了忙碌工作的“小古生物工作者”终于开始搭建自己的帐篷了。不少孩子还把帐篷”扎营“在恐龙骨架旁边。”和恐龙做‘邻居’,真是太酷了!“孩子们兴奋地说。搭建完帐篷,孩子们还分好小队,在博物馆里巡逻,成为远古生物的“守护者”。

晚上10:30之后,孩子们终于钻进了自己的帐篷里,“我不想睡觉,我想看看恐龙到底会不会像电影里一样动起来。”一位小朋友对自己的妈妈说。

据了解,”博物馆奇妙夜“每周六晚上至周日上午举行。”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声、光、电的配合,营造出神秘有趣的氛围,并结合南京地质条件,开发例如化石采集等更多的项目。“王虎纹告诉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博物馆 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