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胜泉:泥河湾考古三十年

说起泥河湾考古来,成胜泉总是口若悬河。

从1981年起,他就和泥河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来,他执着坚守旧石器遗址考古阵地,逐步由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泥河湾考古专家,虽然这个专家有点“土”,却是当地的考古权威。

门外汉

1981年,成胜泉从部队转业到了阳原县文化馆,馆长说你去文物组吧。文物组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一无办公场所,二无人员,就成胜泉一个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

3月份上班,成胜全晕晕乎乎地过了2个月,5月份中科院的卫奇教授来了,成胜泉就跟着卫奇教授搞发掘。卫奇去那里,他跟到那里。因为什么也不懂,成胜泉每捡到一块石头就问,卫奇说不错,他就装起来,说没价值,他就扔掉,一个月下来竟然捡到了32件打制的新旧石器,这些石器至今仍保存在县博物馆里。

一个月后,卫奇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准备回中科院。在卫奇的建议下,成胜泉征得馆长同意后去了中科院,住在中科院的招待所里。在中科院,白天他跟着卫奇学习,晚上就在招待所钻研卫奇推荐给他的有关泥河湾考古方面的报告、论文和书籍。

成胜泉从这些资料中挑选出一些最有价值的章节,花了半个月工资全部复印下来,装订成册,成为他以后钻研泥河湾考古工作的重要助手。

当时中科院的招待所只有两位顾客,除成胜泉外,还有一个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黄为龙教授。黄为龙建议他去天津自然博物馆看看——那里泥河湾的标本比较丰富。带着黄为龙的介绍信,成胜泉推开了天津自然博物馆一间仓库的大门,他当时震惊了,慢慢4大间屋子里全是采自泥河湾的标本。这些标本是上世纪初几个法国传教士发掘并运到天津的,种类全、数量多,成胜泉在这里一连呆了十多天,还没有看够。

两个月后,成胜泉返回阳原,路上他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把泥河湾的考古工作做好。

土专家

1983年,有关部门开始发掘东谷坨遗址。接到卫奇教授发来的电报后,成胜泉赶到了化稍营。这次卫奇教授的老师贾兰坡教授也来了。贾兰坡教授鼓励成胜泉说:考古工作很苦,但苦中有乐,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次考古工作中,成胜全和贾兰坡、卫奇那里又学到了许多实践经验和考古知识。

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当时北大研究生刚毕业,也来参加发掘工作。贾兰坡、卫奇教授走后,剩下成胜泉和谢飞两人带着一帮民工继续发掘。那时候伙食很差,每天是两顿小米饭、一顿黄糕,成胜泉饿得剩下了一百零几斤。每天工地东谷坨村再到乡政府,有两公里多,一天四趟。一次回到乡政府,一看食堂破天荒给烙了饼,还破例一人卖给了6两饭,即3张烙饼。两人各拿3张烙饼一碗熬菜,5分钟不到就全部下了肚。这时候,两人才意识到刚才的狼狈相,不由得抚掌大笑。

成胜泉说,考古发掘是一项很精深的工作,朝那个方向开挖、怎么挖,发现标本后要测其倾角、倾向、长轴方向和海拔高度,要绘图、照相、量坐标、编号、起标本、点红点、画指北箭头等等。

1984年,成胜泉和谢飞在下沙沟村租了间平房,自己开伙做饭,苦中作乐,又呆了四个多月,发现了十几处遗址……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成胜全几乎每年都有2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参加发掘工作,慢慢成长为当地首屈一指的考古土专家。

2001年,谢飞和成胜泉等人发掘马圈沟第三文化层时,发现了石核、石片、石锤及象类、犀类等化石800余件,引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的关注,泥河湾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考古30年

成胜泉说,最早考古发掘时采用的是挖洞法,相对落后。1989年,美国考古专家克拉克教授来泥河湾考察后,传授了一种全世界最先进的发掘办法——垂直5公分分层发掘法,对之后的发掘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1981年以来,成胜泉已从事考古工作三十年,他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个从事旧石器考古工作的人。因为年年有几个月搞考古发掘,当地一些农民因此成了发掘高手,不但发掘技术过硬,也成了考古“土专家'。

1993年,国家文物局成了专家组,由卫奇教授带队带领成胜泉和阳原农民技工前往三峡考古。2年间,阳原农民技工先后发现遗址数十处,其中有两处被评为1994年十大考古发现。白帝城博物馆馆长称赞说:这些阳原的农民技工虽然没文化,但是挺懂地层。

1998年,成胜泉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他还先后在《人类学学报》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5篇。
  
2007年,全国开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胜泉任旧石器专题考古队队长。他们用3年时间对太行山东部的武安、涉县、井陉等地,承德的围场、隆化,张家口的康宝、尚义等地进行了文物普查。据成胜泉介绍,他们这个队是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考古发现最多的一个队。

今年,成胜泉大部分精力投在了泥河湾博物馆布展工作上。如今,随着泥河湾博物馆的正式开放,他的工作重点将再次转向考古发掘。


张家口新闻网 记者 王瑾涧 通讯员 亢晓明 田建辉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泥河湾 成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