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当选中科院地学部院士

周忠和

【核心提示】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中国科学院昨日下午在北京公布该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314名有效候选人中,经材料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暨选举和后续的审查确认、审议批准等环节,最终产生51名新院士。从新公布的增选院士名单中,记者发现,扬州人周忠和当选中科院地学部院士。继钱旭红、徐銤当选工程院院士后,今年新增的“两院”院士中,扬州人占据三席。

【周忠和自述】

1.“我是农村出身的穷孩子”

1965年,周忠和出生于江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2年他考上了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我是个农村出身的穷孩子,从小就在地里玩儿。但那时从来没想过,今后会一辈子与化石结缘。”

“我家里很穷,还有弟弟妹妹,我总是尽量不花家里的钱,大学四年,每月只用15元的伙食费,这就要精打细算,要是中午吃了顿有肉的菜,晚餐就得靠包子和免费菜汤来打发。不过没钱消费也有好处,那就只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上。”周忠和说,南大四年他始终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进教室读书、上操场锻炼、回寝室睡觉。以至系里组织野外实习,他才第一次看到山。“老家到处是平原,从小到大没出过什么门,自然没见过山。直到出野外,我才知道原来离学校这么近就有山。”也正是由于这种刻苦投入的学习,周忠和的成绩非常优秀。“我感觉我比较适合做研究工作,我不适合当官,也不适合做生意。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是很幸福的事。”

2.走上今天的路“很偶然”

为什么要选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这一冷僻的研究领域?“很偶然!”周忠和告诉记者,其实,当初高考填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的有机化学专业,古生物学只是第二志愿的专业。“不过,我和古生物学还是有缘分的,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是学水文地质的,当时订过一本杂志叫《化石》,我曾看过这本杂志,从中知道了些有关化石的事儿。其实那本杂志就是我们所办的,现在我也成了编委里的一员了。”周忠和笑着说。本科四年,周忠和真正和古生物学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这是自己能和化石搭上边的最初的记忆了。”周忠和说,当时不知道这本书其实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办的,现在他也到了这个研究所,非常偶然。

3.“土地教会我两样东西”

“我是个农村出身的穷孩子,从小就在地里玩儿。但那时从来没想过,泥土、石块里会有化石之类的玩意儿。土地教会了我两样东西,诚实和好强。”

周忠和说,小时候,父亲是个耿直的大队会计,利用职务之便,为家里谋的唯一“福利”,就是让家里人能看上报纸。周忠和说,那时自己每天都会捧着报纸,仔仔细细地看上面的每一篇文章。因为身为家里的长子,他每天放学,都要帮家里干农活、照顾弟妹。即使上了大学,回家依旧如此。

上小学时,他最喜欢的就是考试,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考第一名。后来进了江都中学,第一年他考不过县城里的孩子,英语只考了70多分。他就拼命用功,结果第二年就考了90分以上,超过了几乎所有县城里的孩子。周忠和不但自己要强,还鼓励弟弟妹妹们读好书,考大学。

4.“华夏鸟”改变学术轨迹

“作为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也很偶然。”周忠和回忆,1990年夏,一个朋友喊他到辽西老家玩,正好要做硕士论文,需要一些化石。在一个小山沟找到了一种白鲟科鱼化石,这是现代生活着的长江白鲟最早的祖先。

找到了白鲟科鱼化石,论文也有了。9月,周忠和再次来到这里,又找到两块鸟类化石。

“很完整,保存得也很好。”周忠和说,最为完整的一块化石后来被命名为华夏鸟(孔子鸟)。1992年,周忠和在德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古鸟类会议上报道了他的发现,引起了很大轰动,与会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白垩纪早期鸟类演化史上一个长期的空白。这个不经意的发现改变了周忠和的一生,从此,周忠和果断地“弃”鱼“从”鸟。之后,周忠和的研究进行得很顺利。

5.连做梦都梦见找到化石

这个“连做梦都梦见找到化石”的人,认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所以可以安心地做科研。每天与看似冰冷的“石头”亲密接触,周忠和从不觉得枯燥。他说,在野外发现化石的乐趣、在研究室内研究化石的乐趣,足以让他开心地忘掉一切。

“很多人对古生物不了解,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周忠和说,通过古生物的研究可以寻找出地球、生物以及人类的起源之间的关系。

“最想做的事情是科普,希望能写一手好的科普文章。”周忠和说,他想写恐龙方面的科普文章,告诉人们关于恐龙的起源及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虽然如今众多荣誉加身,周忠和还是喜欢去野外考察。“在郊外无拘无束,很舒服,很有乐趣,可自由想象,这是一个科学家最需要的东西。”

6.愿为家乡科普事业作贡献

虽然学问做得很深,但是周忠和对于家乡的情感却丝毫不掩饰。除了在美国上学或者考研究生,他每年都回家和在江都的父母团聚。提起家乡的变化,周忠和丝毫不掩饰他的赞美。

周忠和说,“家乡这几年变化特别大,让我们这些独在异乡的人倍感荣耀。我研究的领域,很有科普的趣味,希望未来能够为家乡的孩子上一堂古鸟类的科普课,为家乡的科普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和很多大科学家一样,周忠和把科普作为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写一手好的科普文章。周忠和说,“等老了,跑不动野外,更做不动研究了,我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上。”他坚信,只有做出了一流的科研工作,才能做出一流的科普。

【他们眼里的周忠和】

高中班主任 是最能坐“冷板凳”的学生

“周忠和是1982年毕业的,成绩相当优异,学习委员,同时又是物理课代表。”“最了解”周忠和的中学老师要数江都中学的胡兴文了,当年他教周忠和这个班的语文,并做了3年班主任。

“当年我常对学生们说,十年一坐冷板凳,这句话用在周忠和身上是最贴切的,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教过的最能坐冷板凳的学生。”胡兴文回忆说,自己对周忠和的第一印象是朴实、沉稳、好学,开学第一天就捧着书本,“他话不多,偏内向,课余时间,别的同学玩,他抓紧一切"边边角角"的时间读书学习。”胡老师说,当年周忠和各科成绩都比较好,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和物理课代表,包括生物在内的理科尤其出色,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几名。“那时候条件差,学生特别苦,晚睡早起,而周忠和又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最不怕吃苦的人。”胡兴文介绍,作为班主任,自己心疼孩子,经常“督促”他们睡觉,周忠和常常熄灯后还点蜡烛看书,为这个不知被自己“教训”了多少次。胡老师说,除了刻苦,他还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他是一个农村孩子,生活朴素,回家时还帮助家里挑大粪、干农活。”胡兴文回忆说,“这个孩子真的是全面发展,尽管人有那么点内向,但内心很阳光,喜欢帮助人,勤劳善良。”胡兴文说,多少年了,自己很难忘记,每次班级搞活动、做实验,完了后周忠和总是默默地打扫卫生,收拾器具。

“他性格诚实又好强,最适合从事研究工作了。”胡兴文告诉记者,周忠和这一班学生共有40多人,一本就考上了25个。“从事学术研究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今天他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与学校当年这样的教诲分不开。”

谦虚平和的他有颗爱国心

“1982年他们那届学生毕业的时候,流行一首歌《二十年后再相会》。我当时建议,20年后我们这个班所有师生,一定要好好聚一聚。2002年,这个愿望实现了。”胡兴文沉浸在8年前那场聚会的温馨氛围里,“当时他已经是知名科学家了,见了我之后老师长老师短的,在我面前谈了许多当年求学时的难忘事情,包括我对他的教诲,这些我都想不起来了,他说得很动感情。”

胡兴文告诉记者,那一次见面,他不仅看到了周忠和作为一个知名科学家的谦虚平和,也看到了他炽热的爱国情怀,“那时他的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虽然此前他完全有条件留在美国,可以拿好几倍的薪水,但他毅然从国外回来,他说祖国需要古生物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人才,他的根在祖国,钱是身外之物,国家给他的薪水已经足够了。”

为何过了近20年,胡兴文对周忠和的印象还如此深刻?“因为他是一个让老师相信、喜欢的好学生。”胡兴文告诉记者,2002年,周忠和曾经回江都中学看望他。“他非常爱国,面对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做教授的机会,他却毅然回国,回到中科院从一名普通的研究员做起。”念及于此,胡老师言语中充满了对这名得意门生的赞赏之情。

胡老师说,从周忠和的成果可以看出,冷门专业照样可以出成就,依旧可以成为出色的人才。

大学老师 当时就坚信他定能成大器

南京大学地科系已经退休的老教授张永骆,是周忠和本科时代的老师,教过他古生物学和拉丁语。已经80多岁的张老师回忆起这位得意门生时一脸灿烂。“大学时的周忠和非常出类拔萃,我当时就坚信,这孩子一定能成大器!他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等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不是死读书的类型,很有智慧,对专业很有钻研精神。性格则比较平和,不管对什么人都很亲切。”

南大地科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研室主任刘家刃是周忠和的师兄,说起这位学弟赞不绝口,“他做学问很严谨,生活中则很有正义感,最讨厌弄虚作假。”

同 学 老实的他也有副“牛脾气”

刘健是周忠和的同学,也是当时的班长。虽然很多人都说周忠和是一个话很少,很少和人起争执的人,然而刘健却说:周忠和也是一个有“牛脾气”的人。

刘健依旧记得,他曾经把平日里班里的这个“老实人”给惹毛了。刘健说,那个时代,即使有人说话声音高了,大家也不会发生很大的争执,因为总有一方会退让。但自从那一次,让我见识到周忠和倔强的“牛脾气”了。

二十年后,同学见面的时候,谈起这段经历,刘健和周忠和已经不记得是为了什么事,只是回味起往事,觉得感情更加亲切。即使现在,每年刘健和周忠和也会打打电话,聊聊天,互相问候对方。

【周忠和档案】

他发现孔子鸟化石

周忠和,1965年生于江都。世界知名古鸟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孔子鸟生存于距今约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让许多学者甚至认为世界现生鸟类很可能起源于中国)。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199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古鸟类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当选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理事。

2010年4月27日,周忠和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8月,周忠和就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延伸阅读】

扬州至少走出了50位院士

记者根据可掌握的资料统计,按院士出生地区分布情况排名,扬州有院士22人;再加上在扬州中学求学以及“扬州名门”后人在内,扬州至少有两院院士(含扬州中学校友)50位,占了苏北院士的半壁江山。有“院士第一母校”之称的扬州中学,有42位校友赫列其中,树人堂堪称“院士摇篮”。

“两院”院士人数

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该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最终产生51名新院士。经过此次增选,中科院现有院士总人数为727名。与此同时,中科院2011年新增选产生9名外籍院士,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3名,至此,中科院现有外籍院士总人数为64名。

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4人当选,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


扬州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周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