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小山村藏着“世界化石宝库”

山东临朐小山村藏着“世界化石宝库”

山东临朐小山村藏着“世界化石宝库”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一块1800万年前的石头能告诉我们什么?临朐县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座“世界化石宝库”带给世人答案。山旺化石,在当地史志中曾记为“万卷书”,形态各异的各类化石自成“书”中篇章。通过这本由大自然“写”就的“书”,我们见到了“中国第一化石鸟”,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东方祖熊化石,还有举世罕见的怀胎母犀化石等各类古生物化石,涵盖12个门类700余属种,“是中新世古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

2017年,国际古生物协会(IPA)发起号召,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国际化石日”。又一年“国际化石日”临近,我们重新把目光望向山旺化石,看见一部关于时间与生命的“凝固的史诗”。

“万卷书”

在临朐,当地人很早便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并将其写进了《临朐续志》:“尧山东麓有巨涧,涧边露出矿物,其质非石非土,平整洁白,层层成片,揭视之,内有黑色花纹,虫者、鱼者、鸟者、兽者……花卉者不一其状,俗称万卷书。”

“人类通过文字来了解自身文明的历史,而大地的历史则记录在岩石和岩石中的化石上。”临朐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这种“非石非土”“层层成片”的“矿物”,乃是硅藻页岩,又称硅藻土等。“由硅藻遗体和黏土构成,稍经风化,即可层层翘起,宛若书页。”层叠的硅藻页岩中埋藏的众多古生物化石,构成了这本“大地之书”的史诗篇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先后在临朐县博物馆、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了解到,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彼时的山旺一带火山喷发时有发生。受火山活动影响,“形成了垂直凹陷的断裂面的凹地,后来雨水、山水慢慢汇聚于这个低洼处,形成了一个玛珥湖,也就是古山旺湖。”湖中藻类茂盛,藻类死后沉积在湖底,与淤泥形成硅藻土。“死去的水生物、溺水而亡的动物和被风吹到湖里的植物沉入湖中后,被硅藻土迅速掩盖。”由于硅藻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使生物遗体免去了细菌的侵蚀和氧化作用的破坏。如此,在漫长的时间里,硅藻土与各种动植物层层埋藏、积压,形成了化石。“后来,地壳运动又活跃起来,山旺湖全面抬升,演化成现在的低山丘陵地貌。”

此时,有必要提一个人。1935年春天,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来到临朐县城东22公里处的山旺村考察。在山旺,他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地见到了很多化石,有树叶,也有鱼和蛙等。杨钟健的山旺之行,拉开了山旺化石学术研究的大幕。

“化石宝库”

那天,阳光很好,万里无云。湖光山色之间,山旺山东鸟在天上翱翔,忽而停落枝头,纤细近无角犀、柯氏柄杯鹿、山东原河猪与东方祖熊在丛林中穿行,中华河鸭、鱼还有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一幕,是1800万年前山旺一带的日常一景。直到有一天,炽热的岩浆从火山口喷薄而出,地动山摇间,火山灰让天空变色,生命的痕迹在时间的催化下印刻在石头上。

1978年10月,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山旺召开了现场会。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山旺化石的意义,很快引起了重视。山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主任张元涛介绍:“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总面积1.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发现的化石有12个门类700余属种,素有‘世界化石宝库’之称,是中新世古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1999年10月,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土资源局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12月,由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13平方公里。据介绍,“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是中新世时期古玛珥湖沉积岩层,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2005年,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在园区旁建成,展出化石193件,世人得以走进这座“化石宝库”。数据显示,自开馆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8.5万人左右。

“山旺山东鸟的出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鸟类骨架,这样完好的鸟类化石标本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近纪中新世鸟类化石的空白,故被誉为‘中国第一化石鸟’;山旺东方祖熊化石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东方祖熊化石;山旺近无角犀骨架化石,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中新世完整的犀牛骨架,而怀胎母犀化石的发现,更是举世罕见,母犀牛腹内小犀牛的牙齿都可以看清楚。”张元涛介绍。

“重见天日”

“一朝面世天下知。”记者了解到,1992年、1995年,中科院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地质大学等科研地质部门、山东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分别在山旺盆地南部边缘地带(1号发掘点)、中心部位(2号发掘点),进行了两次大型科学性发掘,发掘研究的对象是第三纪(新生代新近纪)中新世古生物化石,采集各种岩石、化石标本两万余件。

日前,记者先后走进临朐县博物馆山旺化石展厅、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在那里,数量众多、种类各异的化石被系统地划分在不同展陈区域,千万年前的时光就这样直接涌现在眼前。

“山旺鹿化石是哺乳动物群中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到目前为止,保存完整的化石骨架就有60 余件。其中发现的三角原古鹿,是长颈鹿的祖先,这种鹿的脖子比长颈鹿要短的多。”记者从博物馆工作人员处听到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解读:由于当时气候变化,绿色植物越来越少,长颈鹿只能以树叶为食,“长颈鹿群体中出现了脖子长于其他长颈鹿的变异。因为脖子长的长颈鹿更容易获得树叶,存活的几率更大,所以那些具有脖子长的变异的个体更大几率地被保留下来。”

“经过300万年的一种挤压”,所有的化石均呈扁平状,紧紧贴在石面上。由于化石本身比较“脆弱”,需要加以固定才能立起来展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一些植物化石刚出土的时候是有颜色的,有的树叶和临朐石门坊的红叶一样,但大多几秒之后就氧化变黑了。”为了防止化石风化受损,“展出的植物化石外层裹了无色的保护层,用石膏或石蜡封住。”

历史无声亦留痕。采访当天,不时有参观者来到博物馆。他们中,有陪孩子来参观的父亲,正耐心地跟孩子讲着眼前化石的历史,也有只身慕名而来的游客,独自站在一块块化石前安静地看着。一层玻璃内外,相隔了千万年的距离。如今,这些重见天日的古老化石,沉默地一如当年,等待着与世人的相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