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刚:对化石有着疯狂的热爱 始终执着于此

韩刚:对化石有着疯狂的热爱 始终执着于此

韩刚:对化石有着疯狂的热爱 始终执着于此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化石保护网:韩刚,辽宁锦州人。韩刚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从企业外贸科科长、厂长,到锦州电控研究所所长、锦州奇石研究中心主任、锦州市人大常委、锦州市政协常委、致公党锦州市委副主委、锦州市果树农场副场长、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主任(义务、兼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看似大多与化石无关的工作,却让他成为近年来古生物界的翘楚。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韩刚说,对化石,他有着疯狂的热爱,所以始终执着于此。

结缘化石二十载

20多年前,韩刚是锦州电控研究所所长,经常会遇到有外地客户让他帮忙联系购买鱼化石、昆虫化石。慢慢地,他才知道,辽西是化石的丰富产地。这过程中,他也被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化石所吸引,渐渐地迷上了收藏化石。

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刚结识了古生物界名人张和,他欣喜若狂,拜其为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与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认定了对化石的研究,他跟随着古生物界前辈走南闯北。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越南、蒙古、云南、贵州等中外100多个重点化石产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业余时间从来不看电视,麻将、扑克也都一律不碰。除了白天日常工作,就是琢磨化石。他认真学习科学经典、专业期刊,半夜睡觉是常事。

为了寻找有价值的化石标本,韩刚开始了漫漫的追寻之旅。他经常到辽宁凌源大王仗子、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等化石产地考察。经常是天亮就到产地,翻山越岭逐个化石点查看,有时到天黑了、肚子饿了,才想起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哈哈一笑,赶紧下山吃饭。

数百次的上山下岭,他踏遍了化石产地的沟沟岭岭。韩刚每天都充满激情,他说自己是“半路出家”,当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发现并命名    有价值的化石标本

一块化石,在普通人眼中,也许只是冰冷的石头,但在韩刚眼里,每一块化石在无声讲述着遥远年代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韩刚真正拥有的第一块化石叫“奇异环足虾”,也是他的最爱。那是1994年在同行朋友处所得,产地是凌源,“品相极好,个体体型最大”,每次看到保存在渤海大学古生物博物馆的这块化石,韩刚都有掩饰不住的喜悦。

韩刚发现、研究和命名的化石包括“韩氏长嘴鸟”、“周氏韩氏鸟”、“韩氏沼泽丽蛉”、“韩氏奇异阿博鸣螽”、“阿霍氏树贼兽”(迄今保存最好的滑翔哺乳动物标本)、“杨氏长羽盗龙”(迄今全球尾羽最长、体型最大的标本)、“渤大伪波形脉蜓”、“瓶状辽宁果”、“黄半吉沟白氏果”、“凌源假人字果”、“渤大侏罗草”(迄今已知全球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标本)等。

创新理论  填补国内外空白

在收藏、展示和研究化石的同时,韩刚特别注意化石的保护利用。2014年出版了《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专著和《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研究》(与爱人合著),两部专著共计121.5万字(中英文对照),赠送读者千余本,引起强烈反响;2014年7月在英国《自然-通讯》发表论文,研究命名的“杨氏长羽盗龙”被评为2014史前动物十大发现之一;2016年1月,在《地质学报》(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发表的论文,成果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2017年11月,在英国《自然》发表论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形态学信息……

周忠和院士评价:作者依据大量调查问卷资料,广泛征求了国内外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问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方法,使研究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些基础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于有关部门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与合理利用等相关政策,应当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陈晓红院士评价:作者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理论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补白性研究,在古生物化石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迈克尔·奔腾院士评价:韩教授应用了经济和商业管理问题的原理,识别了许多问题,他的著作无疑将对这种状况能如何得到进一步改善会有很大影响,是独特的和世界引领性著作。

义务创建古生物博物馆

自己拥有,也要让更多人欣赏、享受古生物化石带来的魅力和分享其科学价值。

韩刚无偿提供200多件精品标本,义务为渤海大学创建古生物博物馆。组成了生命起源、鱼类进化、脊椎动物登陆、爬行类的兴衰、恐龙与鸟、古植物、哺乳类繁盛、古猿与人类、人类与环境等部分。徜徉其中,仿佛走进充满神秘感的远古时期,抚摸岁月留下的痕迹,自然文化的凝重感和神秘感油然而生。一件件化石见证了生物进化史,更是韩刚20多年心血和汗水付出的写照。

渤海大学古生物博物馆先后获得锦州市科普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等荣誉。 韩刚个人还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主讲的“探秘辽西化石”被定为海外孔子学院推广教材;他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为恐龙像鸟一样飞行、被子植物起源和哺乳动物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为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