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证据:212万年前的上陈旧石器遗址

中国陕西省蓝田县上陈旧石器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景观

中国陕西省蓝田县上陈旧石器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景观

蓝田上陈遗址最老石器层位(S27~L28,距今大约2.00~2.12百万年)部分石器与化石

蓝田上陈遗址最老石器层位(S27~L28,距今大约2.00~2.12百万年)部分石器与化石

发现的石制品

发现的石制品

在上陈遗址区域挖掘深槽

在上陈遗址区域挖掘深槽

上陈遗址黄土-古土壤序列示意

上陈遗址黄土-古土壤序列示意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在将中国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赋存地层年代由原来距今1.15 Ma前推至距今约1.63 Ma之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地球环境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研究员和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bin Dennell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十余个单位的研究者,在历经13年(2004-2017年)的调查研究之后,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一处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并且将目前所见的旧石器赋存的最老地层年代测定为距今约2.12 Ma。这一结果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再次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从而使上陈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这一年龄比目前公认的西亚格鲁吉亚德玛尼斯旧石器遗址年代(距今1.85 Ma)还早27万年。相关成果7月1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研究工作围绕在西安市蓝田县上陈地区发现的出露良好、层位连续的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剖面(L5~L28)展开。研究团队对剖面开展了土壤地层标志层与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的测量及层序对比、沉积物粒度组成分析、矿物学组合与地球化学组分测试、各类岩石磁学方法测试、系统的退磁和古地磁极性测量,在数千组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旋回黄土-古土壤的土壤地层序列和古地磁年代序列。研究团队在上陈遗址剖面顶部的古土壤S5(距今0.46 Ma)至底部L28的20多个原生地层层位中陆续发现了就地埋藏的石器,而在发表的论文中重点讨论了更新世早期S15古土壤(距今约1.26 Ma)至L28黄土(距今约2.14 Ma)的17个层位中(11个古土壤层位和6个黄土层位)发现的石器。这些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石锤以及手镐和两面器等,并伴随有哺乳动物化石残骸和碎片。根据上陈遗址一系列的旧石器层位首次建立了一个黄土高原南部早更新世“黄土-古土壤-旧石器文化层序列”框架,证明了这段时期古人类在蓝田地区的反复出现(是否连续出现尚待研究),并且主要出现于古土壤发育时期。最老的石器发现于S27~L28原生层位中,并伴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残骸。最老层位的位置位于古地磁松山反极性世的奥杜威正极性亚时与留尼旺正极性漂移磁性层之间,在留尼旺漂移层之上约70cm。依据古地磁年龄并参考前人建立的黄土-古土壤序列轨道调谐年龄序列,最老石器层位的年龄距今约2.10~2.12 Ma。

传统观点认为非洲直立人在距今1.8~1.9 Ma 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迁移,而非洲以外的蓝田上陈遗址旧石器层位的年龄远早于这个时间。尽管目前尚未发现古人类的化石,也不知道是谁制造了这些工具,但是曾生活于此的古人类应该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原始的种群。此外,在同一个遗址中拥有平均约50 ka高频率出现的旧石器文化层序列实属世界罕见;而石器主要赋存于古气候相对暖湿的古土壤层位中的事实也为深入探索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拓展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在古人类与古文化方面的新方向,并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早期古人类起源、迁移和扩散的格局。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973、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299-4

相关报道:蓝田新发现旧石器遗址 212万年前黄土高原已现人迹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团队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拥有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到大约126万年到212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之前认为的更早。《自然》本周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据介绍,迄今较为公认的最早的非洲以外的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的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此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可以上溯至150万年至170万年前。

朱照宇团队详细描述了上陈遗址发现的早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S15至L28层位中的82个被打击过的石头和14个未经打击的石块,这些被打击的石头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和手镐。它们都是古人类早期使用工具的证据。作者还介绍了两枚有打击痕迹的石锤。此外,在这个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伴随着石核和石片工具的鹿的下颌骨断块,以及牛科动物(反刍偶蹄哺乳动物)和其它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朱照宇介绍道,这一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年代主要是根据上陈地区发育良好的连续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的鉴定以及高密度古地磁定年技术所确定的。这个地层剖面的中下部(S15至L28)有17个层位都含有人工制品,其中,石制品主要发现于潮湿温暖气候下形成的11个古土壤层中。此外,他分析,这17个文化层的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2万年到126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

相关报道:古人早已走出非洲 中国考古证据将时间前推27万年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冯丽妃):由中国科学家带领的国内外合作团队在中国陕西蓝田公王岭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持续性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至约210万到13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的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相关成果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

迄今为止,在非洲以外发现的最早古人类的公认证据来自西亚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及遗留工具可追溯至185万~175万年前。研究人员表示,其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相关化石可上溯至170万到150万年前。

此次由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联合该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国内外十余个合作机构,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进行了历时约14年的考察与地质发掘工作。“我们的研究确认了上陈遗址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约在212万年前,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德马尼斯古人类遗址要早27万年。”文章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广州地化所研究员朱照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文章作者、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博士吴翼说,上陈遗址地质剖面有很多清晰的标志层,可知晓比较准确的年代范围。通过野外勘查及对比,合作团队建立了清晰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和古地磁年代序列。

经过连续采样和小规模地质挖掘,研究人员在上陈遗址从顶部到底部的20多个层位都发现了石器。朱照宇介绍,这篇论文重点分析了其中第15层古土壤至第28层黄土层位中的石器情况,年代大约在212万年到126万年之间。

朱照宇表示,这些旧石器主要出现在气候温暖和湿润的古土壤发育时期,少量出现在气候干冷的黄土层时期。同时,这些文化层的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0万年到130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

据介绍,这些被打击的石制工具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石锤和手镐等古人类早期使用的工具。朱照宇表示,黄土高原没有其他外力作用带来这些石头,且其形状显然经过有意识的打击,这只能是人类活动形成的。

全球气候变化下生物圈的演化是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一直以来,作为生物圈主体的古人类遗迹的记录时空分布不连续,限制了相关研究。此次研究为把全球气候变化与古人类演化及古文化演化相结合进行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证明了黄土高原是研究古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场,并对早期人类的起源、迁徙、扩散以及演化格局提出重新思考。”朱照宇说。由于此次并未发现与旧石器年代相近的古人类化石,所以尚不能确定制造这些工具的人种。

相关报道: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光明日报(张蕾):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一带新发现的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序列层,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30万年到21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可以上溯至150万年至170万年前。不过,一些科学家表示,有证据显示古人类活动从200万年前就开始了。

在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照宇等人详细描述了黄土高原新的上陈遗址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S15至L28层段中发现的早更新世石块,其中82个被打击过,14个未经打击。被打击过的石块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和手镐——这些都是古人类早期使用工具的证据。作者还在文中介绍了两枚有打击痕迹的石锤。此外,科学家在该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鹿的下颌骨断块、牛科动物和其他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根据对上陈地区发育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的鉴定以及高密度高分辨率古地磁定年技术,科学家确定了这些人工制品文化序列的年代。作者指出,在这个地层剖面的中下部,17个层位都含有人工制品,其中石制品主要发现于潮湿温暖气候下形成的11个古土壤层中,只有6个黄土地层中含有人工制品。“这17个含有人工制品的文化层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2万年到126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但具体什么样的人种使用了这些工具,还需找到相当年代的人类化石才能确认。”朱照宇表示。

由于黄土松散,垮塌后形成的沟谷被雨水、河流冲刷后容易露出内在的留存物,所以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原始剖面。“黄土是在风力作用下从西部和西北部吹扬起来的粉尘,落到黄土高原形成粉砂状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中——这与之前塔吉克斯坦发现的类似人工制品序列遵循相同的气候模式。”朱照宇强调说。

相关报道:元谋人或不是中国最早古人类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南方都市报(李文):元谋人可能不再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也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最新的一项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提示了这些信息。

7月12日凌晨,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黄土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约212万年前以来古人类出现并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

该文报告了在黄土高原南部、秦岭北麓的陕西省蓝田县上陈村一带新发现的一个早更新世的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科学家在这个遗址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17个原生层位(S15~L28)中发现了96件石器。

此外,在这个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伴随着石核和石片工具的鹿的下颌骨断块,以及牛科动物(反刍偶蹄哺乳动物)和其它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通过一系列野外测量和实验测试分析,科学家发现,其时代为距今126万年到212万年。

多年来,大部分学者一直认为人类最早离开非洲的时间为185万年前。然而,在上陈旧石器遗址发现的最古老石器的年龄表明,人类至少早在212万年前就已经离开非洲而出现在亚洲东部。

 “如果能找到化石证据,就能够推翻直立人走出非洲的年代的结论。”朱照宇告诉记者,这项研究最重要的一点意义就在于此,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早期人类的起源、迁移和扩散的经典模式。

此次发现的这批石器位于蓝田,与此前人们熟知的“蓝田人”有关系吗?朱照宇说,石器出土的类型比较相似,但因为这次没有发现人类化石,所以人类种族之间有没有联系还不好说。

这批石器还提示了其他信息。96件石器大部分位于11个古土壤层中,少量位于6个黄土层中,而古土壤层指示了暖湿气候期,黄土层指示了干冷气候期,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比较适应暖湿的气候环境。

作者还指出,这17个文化层的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0万年到130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旧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