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二)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名叫“海百合” 却不是植物

“貌似荷叶,却是动物”,在达14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前,专家这样说。

据了解,海百合成为化石的条件比较苛刻,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较为罕见。目前,馆内保存最大面积的海百合化石就是由多块拼接而成的。海百合化石最明显的特点是其冠如花,茎杆分明,精美纤秀,图案逼真,似国画又似浮雕,享有“石画天雕”的美誉。

据介绍,海百合是一种高等无脊椎动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海百合属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一种过渡动物类型,其化石不仅储存着丰富的古生物科学信息,而且有利于揭示远古时期海洋古地理环境。

巨鬣狗可能比虎还凶猛

虎与狗谁凶猛?对现代人而言,这近似于一个白痴的问题。但对古生物而言,这个问题却并不简单。

在库房内,记者有幸见到了巨鬣狗的头骨化石,有近两个足球那么大。据称,这种狗,比现在宰杀的两头生猪还要重,一条就有200多公斤。

从已发现的巨鬣狗化石来看,巨鬣狗生活在1200万—900万年以前的欧亚大陆及北非,体形非常巨大,是现代最大的非洲斑鬣狗的4倍,如果说狮子是兽中之王的话,那么现代狮子站在巨鬣狗面前就有些像普通人站在篮球中锋巨星之前。可能它不擅长捕获猎物,但肯定能轻而易举地抢到其他动物的口中之食,只要瞧它的牙就能知道。

在巨鬣狗的旁边,是剑齿虎的化石,虽然它的两颗大牙,细摸起来就像锯齿,但与巨鬣狗相比,体积明显小了不少。

各类化石目前已近4万件

除巨鬣狗、海百合外,记者在现场还看到鹦鹉嘴龙,以及嘴似巨铲的铲嘴象。据了解,其中一些珍品不仅国内且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如部分贵州龙、三叶虫化石等。其中一窝幼年个体鹦鹉嘴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小的,且是难得一见的群体化石。

据了解,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目前馆藏的各类化石已近4万件,而这其中有超过3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院退休老人单勇先生捐赠。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单老捐给安徽的化石包括恐龙类、鳄类、哺乳类、幻龙类、两栖类、鱼龙类等27个门类,共34785件,产地来自甘肃、广东、广西、贵州等。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博物馆 古生物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