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真角鹿新种——大真角鹿

采自甘肃临夏盆地的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头骨化石,正型标本(侯素宽供图)

采自甘肃临夏盆地的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头骨化石,正型标本(侯素宽供图)

采自甘肃临夏盆地的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鹿角化石,正型标本(侯素宽供图)

采自甘肃临夏盆地的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鹿角化石,正型标本(侯素宽供图)

采自甘肃临夏盆地的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牙齿化石,正型标本(侯素宽供图)

采自甘肃临夏盆地的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牙齿化石,正型标本(侯素宽供图)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素宽博士最近在国际刊物《动物分类学》(Zootaxa)上发表了在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个真角鹿新种—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为目前已知个体最大的麂类动物,其年龄距今约800万年前。

真角鹿最初由斯特林(Stehlin)根据发现于德国斯坦海姆(Steinheim)地点的鹿化石所命名。在中国也报道了这个属的一些种,但均为一些脱落的鹿角及牙齿,大多不完整,没有与鹿角相连的头骨发现。文章报道的这种大型的麂类的角在临夏盆地也很少见,但幸运的是,最近在盆地内的野外调查中发现的一对角的角柄基部虽然受损,但仍然保留着清楚的断茬接面,可以与同一地点发现的头骨上的断茬接面相吻合,使角的长度及其与头骨的位置关系得以真实地保留。

新种大真角鹿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麂类动物,其颅长约为小麂的1倍,赤麂的1.5倍,颊齿约为粗壮真角鹿的1.2倍。新种角柄显著长且粗壮,角柄长度大于主枝长度,但其角环弱且角基短。新种的主枝长,向后向内弯曲,至末梢向外后弯曲,眉枝长度约为主枝长度的60-70%,位于主枝的前内方。新种的上前臼齿发育明显的内棱,上臼齿M1和M2发育有新棱和马刺。

据介绍,在有角鹿类化石特别是早期鹿类化石的研究历史中,最令古生物学家烦恼的就是头骨与角的分离。鹿类在开始演化出角的初始阶段,其角的结构和形态,例如角环的有无、角柄的长短和断面的形态、角在头骨上的着生位置及方向,眉支及主枝的伸展方向等等,在不同的演化支系中变化很大。早期单纯根据角所建立的许多鹿类的属、种都有复杂多变的分类历史,而这类问题的最终解决大多要靠带角头骨的发现而完成。侯素宽博士根据新材料所做的支序分析首次建立了包括真角鹿各种以及该属与其他具双叉型角的鹿类的详细谱系。形态对比和支序分析结果表明,大真角鹿比该属的任何已知种都更进步;真角鹿属与麂属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为麂类中较进步的类型,但均保留了较长的角柄。

此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B)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资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临夏盆地 新种 真角鹿 中新世 大真角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