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发现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埋藏在地表的恐龙化石,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埋藏在地表的恐龙化石,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专家正在对埋藏的恐龙化石进行清理,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专家正在对埋藏的恐龙化石进行清理,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会理县文管所内收藏的趾骨化石等,罗本平摄

会理县文管所内收藏的趾骨化石等,罗本平摄

密林中,露出地面的恐龙骨头化石,一节脊柱长约15厘米,罗本平摄

密林中,露出地面的恐龙骨头化石,一节脊柱长约15厘米,罗本平摄

会理文管所内收藏的恐龙脊柱化石,罗本平摄

会理文管所内收藏的恐龙脊柱化石,罗本平摄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专家正在对埋藏在地表的恐龙化石进行倒模,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专家正在对埋藏在地表的恐龙化石进行倒模,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专家正在对埋藏的恐龙化石进行清理 ,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2014年12月中旬,在会理县南阁乡一山顶现场,专家正在对埋藏的恐龙化石进行清理 ,会理县文管所供图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四川新闻网凉山1月4日讯(罗本平):挖土建房,不经意就发现许多恐龙骨头化石,这不是笑话,在凉山州会理县,目前已经发现多处恐龙骨骼化石。四川新闻网记者曾经密访一个隐藏在山林、裸露在外、被秘密保护十多年的恐龙化石埋藏点,恐龙的脊柱骨骼等暴露在外,出现风化迹象。

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凉山州会理县文管所获悉,前段时间,会理县文物管理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等联合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勘探工作,影藏深山的大“龙”出土,化石标本完整率约45%左右,初步研究确认这次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为为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属早侏罗纪的晚期和中侏罗纪早期。

会理恐龙 挖土建屋都能发现骨骼化石

在会理县,发现恐龙骨骼化石已经不是什么大的新闻,会理县通安、南阁等地,均发现过恐龙骨骼化石,截止目前已发现近20处恐龙化石埋藏点。当地村民在修房、种地时都能挖到化石,分布面之广。

会理县文管所所长唐翔介绍,南阁乡骨头化石,最初就是一群城里人去山上玩耍意外发现的。后来去的人多了,寻找、挖掘等,对化石造成一种破坏。而这些寻找骨头化石的人,想要完整的、塑性较好的骨头化石,对一些残缺、破坏严重的化石直接丢弃。

2003年,树堡乡一水库排水沟被冲出恐龙骨骼化石后,许多人也闻风而去。“我看见有个人在那里找到的一根恐龙腿骨,比较粗壮,还专门做了装饰台,将它放在上面。”

2008年,普隆乡一民工在山上挖到许多骨头,选取其中两块尖形骨骼,送至会理县文管所,经确认系恐龙趾骨化石。唐翔用400元买下两块。

2009年,树堡乡一村民挖出大量恐龙骨骼化石,并送往文管所进行鉴定,但漫天要价,至今化石流落何处不明。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会理地区发现恐龙化石,至今已有40余年。

“对每一个发现的点位,我们都是秘而不宣。除了一些意外公开的地方,我们无能为力。”谈起保护措施,唐翔有些无奈,没有资质、资金、技术等,无法对化石进行发掘,只好进行信息控制。

秘密保护 藏匿深山亿万年

此前,四川新闻网记者在会理县文管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会理的山林,密访沉寂地下1亿多年的恐龙。那个地方,当时仅3人知道,会理文管所所长唐翔和会理县文馆局前副局长肖桑以及放牧无意间发现、并上报文管部门的村民。

当时,肖桑凭着记忆,带领记者在山林中寻访,因是十多年前发现的,具体位置他也不清楚了。经过多个山头的寻找,在一片密林中寻得恐龙的踪迹,裸露在地表的脊柱化石清晰可见。

暴露在外的脊柱骨头化石有10余节,一节的大小与正常人两个拳头大小相当。当时,肖桑推算,恐龙体长约8米。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后进行破坏,四川新闻网记者查看完成后,肖桑等人对露出地表的骨骼化石进行覆土掩埋。

因为技术等原因,会理县文管部门对恐龙化石的保护一直处于尴尬的局面,当时唐翔表示,或将进行抢救性发掘裸露在外恐龙化石。

2014年10月30至12月10日,会理县文物管理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在会理县境内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勘探工作,也是会理县文物管理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开展5年合作科研项目的第1年。

在联合勘察中,密林中隐藏1亿多年的恐龙终于出土,露出真容。

亿年恐龙 化石标本完整率约45%左右

据唐翔介绍,会理处于“康滇地轴”中段,在幅员45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广泛出露着地质历史时期中生代的陆相红色地层,尤其是恐龙演化发展鼎盛时期的早侏罗纪和中侏罗纪过渡时期地层在县境内多有分布,其中蕴藏有丰富的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

上世纪70年代鹿厂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后,近年来,在会理境内又相继发现了许多恐龙化石、植物化石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因此,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资源和地质遗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会理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野外调查勘探工作队先后在我县的红旗、黎溪、通安、鹿厂和益门等地开展了实地调查勘探,并重点对南阁乡境内的4个点进行了调查勘探。

在工作中,专家们获得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其中1号点个体化石标本(密林点位)完整率约45%左右,经专家初步研究确认这次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为为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属早侏罗纪的晚期和中侏罗纪早期。

通过调查,专家们认为会理县恐龙化石不仅分布广,种属也较丰富,主要为早、中侏罗纪时期的蜥脚类和兽脚类龙,既有个体较大的,也有体型小的,不仅有肉食类恐龙,还有植食类恐龙,是西南地区自贡和禄丰之间非常重要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埋藏点,对于研究恐龙的演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恐龙在侏罗纪时期的过渡和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很好的实物资料。

专家讲述 或许为陆丰与自贡之间过渡恐龙

据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彭光照介绍,在会理发现这条恐龙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是比较早期的化石,他个体不算太大,估计复原出来有10米左右。初步判断是介于云南禄丰县和四川自贡之间一个过渡性的层位,云南陆丰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自贡也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但是他们之间相隔了大概两千多万年,在这中间还存在许多过渡性的恐龙的东西。会理县发现的恐龙,是否可以给专家他们希望的答案呢,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报道:凉山会理发现大量恐龙化石 市民曾爬山捡化石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华西都市报(徐湘东):凉山州会理县再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1月4日,记者从凉山州会理县文管所获悉,会理县文管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开展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勘探工作,已于日前结束。在会理境内,又发现了大量早侏罗纪晚期和中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化石。

此次发现的化石,多埋藏于浅层地表,风化较严重。专家表示,会理恐龙很可能属于四川自贡与云南禄丰恐龙之间的过渡,对研究恐龙演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理恐龙化石多,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发现了20余处恐龙化石埋藏点,当地人在修房、种地时都能挖到化石,当地希望出台规划对此加以保护。

为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

去年10月30日至12月10日,会理县文物管理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在会理县境内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勘探工作。勘察中,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在南阁乡某地,清理出了一具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完整率约45%。经专家初步研究确认,这些化石为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属早侏罗纪的晚期和中侏罗纪早期。

或属自贡与禄丰龙过渡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尤海鲁表示,我国对侏罗纪恐龙的研究,始于对云南禄丰和四川自贡恐龙化石。禄丰恐龙为侏罗纪早期,自贡恐龙为侏罗纪中期,它们分别代表了侏罗纪的两个阶段,但实际上差别非常大,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从较小的禄丰原犀角类恐龙,到自贡20多米长的大恐龙,中间是如何过渡、怎么发展的?对会理恐龙的深入研究,很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彭光照说,初步判断,会理恐龙位于云南禄丰和四川自贡恐龙之间的过渡性层位,这对研究恐龙的早期演化非常有意义。

市民曾集体爬山捡化石

会理县文管所所长唐翔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会理县的恐龙化石一直鲜为人知,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地质队在鹿厂镇发现了小部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南阁乡一座山上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当时的现场令人震惊,山上随处可见裸露在地表的化石,下雨后就被冲了出来,大小都有。

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县城居民的极大兴趣。当时,不少市民成群结队爬山去捡化石,小的、零碎的还不要,只选大的、完整的,捡到后拿回家收藏。

从2003年以来,也经常有村民报告,在水库边、种田时发现恐龙化石。2008年会理地震后,有村民灾后重建修房子,也挖出了不少。

此次勘探人员在南阁乡发现的完整率45%的化石,其实早已发现,但因担心化石遭到破坏,对于化石的埋藏点,当地文管所一直保守着秘密,只在2013年5月,带本报记者前往探访过,直到去年底的科考中,才将其清理出来。当地希望,能继续对会理恐龙化石进行持续的科考和收集工作,进一步保护和研究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

相关报道:密林中秘密保护10余年 自贡会理县恐龙“破土而出”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成都商报(江龙 罗敏):不同时期恐龙特征怎么区分

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员彭光照介绍,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时期,是一个种类繁多、非常复杂的族群,曾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过。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长达数千万年,经历了复杂的进化过程。

彭光照介绍,禄丰龙、会理龙、自贡龙有远亲关系,但没有直接祖先与后代之间的“血亲”关系。“它们生活的年代不同、自然条件不同,进化水平也完全不同,后者和前者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但是种群都变化了。”彭光照表示,虽然这三个时期的恐龙都被称为“恐龙”,但它们不是同一种群,即使是同一时期的恐龙,也有很多类别,彼此之间属于不同种类。因此无法简单区分不同时期恐龙之间的特征,要判断它们的区别需要综合分析其骨骼、习性、行走等特征,还要结合地球不同时期的地质特征,运用多学科分析手段,才能得出结论。

昨(4)日,记者从凉山会理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去年10月至12月间,会理文物管理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在该县境内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勘探工作,勘探发现了大量早侏罗纪晚期和中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化石。科考人员在调查勘探中抢救清理了一具暴露在地表的大型恐龙骨骼化石,该具化石曾在密林中被秘密保护10多年。“会理龙”的发现,填补了云南禄丰龙和四川自贡龙之间的恐龙生活年代空白,对于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

抢救清理

完整骨骼化石被清理

这条恐龙长10米高4至5米

会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翔介绍,2014年10月30日至12月10日,会理文管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在会理县境内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勘探工作。在距会理县城约五公里的山间密林中,科研人员勘探发现了大量早侏罗纪晚期和中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化石。

唐翔介绍,会理山林中发现的恐龙化石部分暴露在地表外,仅凭肉眼就能分辨。科考人员对其中一具暴露得相对完整的大型恐龙骨骼化石,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获取恐龙骨化石60余块,其中最大的腿骨长约60多厘米,重达30多斤。“这批恐龙骨骼化石一共装了12袋,其中最重的一袋约有七八百斤。”唐翔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根据清理出的恐龙骨骼化石分析,该恐龙活体长约10米,身高约4至5米,是成年蜥脚类恐龙化石。目前研究人员尚未对骨骼进行拼接和修复,因此还无法判断该恐龙活体的重量。

唐翔称,除了被抢救清理出的大型恐龙完整骨骼化石,科考人员还在周边区域发现了另外三具恐龙化石,且该三具恐龙化石也有部分暴露在外。目前,科考人员已清理出部分骨骼化石样品进行研究,有望在2015年进一步开展抢救性清理工作。

唐翔表示,此次科考收获巨大,除清理出完整恐龙骨骼化石,提取了其他恐龙化石的样本,也在恐龙化石分布区域发现了龟化石。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生态和古气候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幕后故事

仅3人知晓

恐龙化石被秘密保护10多年

唐翔介绍,此次被抢救清理的完整恐龙骨骼化石位于会理县城附近约五公里的密林中,系他和会理县文馆局前副局长肖桑在野外调查时发现的。虽然化石很大部分裸露在外,但因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因此依然保存完好。十多年来,为防止恐龙化石遭到盗挖和破坏,唐翔和肖桑小心地保守着这个秘密,除了他俩,只有当时带路的村民知道这具恐龙骨骼化石的所在位置。而且三人相约,无论对谁,哪怕是家人,都不会提起这个秘密。

2013年5月14日,唐翔曾邀肖桑随同成都商报记者一行,前往这处秘密的化石埋藏地,最终在一片密林中找到被埋藏的恐龙骨骼化石。成都商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暴露在外的恐龙脊柱骨骼化石共有10余节,每一节的大小与正常人两个拳头大小相当,分布均匀。肖桑当时根据骨骼分析,该恐龙长约8米,目前清理出的化石比预估超出2米多长,可以肯定是一头成年恐龙化石。

即使十多年来小心保护这具化石,但肖桑还是担心有人打它的主意。撤离现场时,记者和肖桑、向导一起刨土,对露出地表的骨骼化石进行覆土掩埋。

幸运的是,直到科考人员对其进行抢救清理时,该具恐龙骨骼化石还是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如果不是这么多年的秘密保护,可能早就被人破坏了。”

填补空白

会理恐龙的发现

使中国恐龙生活年代连在一起

唐翔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会理县境内就发现大量恐龙化石,截至去年共发现17个恐龙化石埋藏点,另有多处化石被盗挖和破坏。通过此次全面调查,新增6个埋藏点,加起来,该县目前共发现23个恐龙化石埋藏点。埋藏点主要分布在南阁乡、鹿厂镇、树堡乡、黎溪镇等乡镇,尤以金沙江沿岸最多。这些恐龙化石主要是早侏罗纪和中侏罗纪时期的,距今约1.7亿年至2亿年。这次专家组对会理县境内一半的侏罗纪地层进行了勘察,从勘察情况来看,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会理县还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全面勘察。

据了解,中国目前最大的恐龙化石地质公园位于云南楚雄禄丰和四川自贡,楚雄禄丰龙生活在侏罗纪早期,自贡龙生活在中侏罗纪晚期和晚侏罗纪时期。而两地恐龙化石刚好形成断代,会理恐龙的发现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使中国恐龙生活的年代完整地连在了一起。

会理有望建恐龙化石地质公园

唐翔回忆,由于会理恐龙化石分布较分散,近十余年来被破坏严重。肖桑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许多会理恐龙骨骼化石埋藏较浅,拨开表皮土层就能看到。有的化石已严重风化。“如果不进行及时保护,这些化石恐将不保。”

唐翔说,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埋藏在地下的恐龙化石归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盗窃、挖掘。而且,这些恐龙化石除了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外,对村民来说没有任何经济价值。“既不能非法交易,文管部门也不会购买。”唐翔说,此次科学考察结束后,文管所已联系当地政府,加大对恐龙化石的保护和对村民的宣传。“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普法,现在破坏恐龙化石的现象已越来越少。”

目前,在发现侏罗纪早期恐龙化石的云南楚雄禄丰县和发现侏罗纪晚期恐龙化石的四川自贡市大安区,都建立了恐龙化石地质公园。那么,发现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的会理县,会不会也建地质公园呢?唐翔表示,这需要根据接下来的研究成果再确定,但不排除在会理县恐龙化石发现地建地质公园的可能性。

发现地点

此次被抢救清理的完整恐龙骨骼化石,位于会理县城附近约五公里的密林中,保存完好。此前曾被秘密保护10多年,仅3人知晓。

化石分析

根据清理出的恐龙骨骼化石分析,该恐龙活体长约10米,身高约4至5米,是成年蜥脚类恐龙化石。目前研究人员尚未对骨骼进行拼接和修复,因此还无法判断该恐龙活体的重量。

这些龙

中国目前最大的恐龙化石地质公园位于云南楚雄禄丰和四川自贡,楚雄禄丰龙生活在侏罗纪早期,自贡龙生活在中侏罗纪晚期和晚侏罗纪时期。两地恐龙化石刚好形成断代。

会理目前已发现23个恐龙化石埋藏点。这些恐龙化石主要属早侏罗纪和中侏罗纪时期,填补了禄丰龙和自贡龙之间的断代,使中国恐龙生活的年代完整连在一起,对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恐龙 蜥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