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庙晚中新世仓鼠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吴氏微仓鼠(Nannocricetus wuae)正型标本 IVPP V16894.1(张兆群等)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等人最近发表了关于内蒙古大庙晚中新世仓鼠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发表在最新的《古脊椎动物学报》(49卷2期)上。

仓鼠科是啮齿目中最大的一科,齿尖交错排列,低冠到高冠,无根。自始新世出现后,迅速发展,成为新生代中晚期最重要的化石。晚中新世是古老仓鼠类型向现代属种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张兆群等人最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村附近DM02地点发现了仓鼠科化石一新种,吴氏微仓鼠(Nannocricetus wuae)。

新种具有臼齿低冠,齿尖呈尖锥形;m1的下前边尖呈单尖,具有向唇、舌两侧延伸的脊,无下中脊或极微弱;m2下前小脊很退化,下中脊有或无;M1前边尖窄,轻度二分;M3长大于宽等特点。新种显示出牙齿结构的简化,上臼齿无前尖刺、前中脊和内外侧的附尖,下臼齿无下前小脊刺和内外侧的附尖,上臼齿3个齿根,下臼齿2个齿根。

在牙齿形态上,新种与陕西蓝田灞河组发现的原始微仓鼠和内蒙古二登图的蒙古微仓鼠最为接近,这3个种皆为中国北部的地方类群,显示出明显的演化趋势:m1下前边尖的二分,M2/m2中脊(下中脊)的退化和前小脊(下前小脊)的发育。根据形态特征推测吴氏微仓鼠可能起源于众古仓鼠(Democricetodon), 并在中国渐进演化出原始微仓鼠和蒙古微仓鼠。依据吴氏微仓鼠的进化水平,参照已有的化石记录,并结合共生哺乳动物化石,推测该地点的时代可能为晚中新世最早期。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中新世 仓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