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凤凰山发现含哺乳动物化石与灰烬的洞穴-裂隙堆积

凤凰山地点发现的典型化石标本。1. 似鸡骨山狐下颌残段;2. 葛氏斑鹿角残段;3. 三门马残破上颌骨;4. 鬣狗右上犬齿;5. 李氏野猪下颌残段;6. 肿骨大角

凤凰山地点发现的典型化石标本。1. 似鸡骨山狐下颌残段;2. 葛氏斑鹿角残段;3. 三门马残破上颌骨;4. 鬣狗右上犬齿;5. 李氏野猪下颌残段;6. 肿骨大角鹿下颌残段。(王波供图)

凤凰山地点出土动物骨骼表面痕迹。1. 啮齿类啃咬痕迹;2. 食肉类啃咬痕迹;3a. 似敲砸疤的骨骼外表面形态;3b. 似敲砸疤的骨骼内表面形态。(王波供图)

凤凰山地点出土动物骨骼表面痕迹。1. 啮齿类啃咬痕迹;2. 食肉类啃咬痕迹;3a. 似敲砸疤的骨骼外表面形态;3b. 似敲砸疤的骨骼内表面形态。(王波供图)

(中国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新近出版的《人类学学报》第四期上报道了发现于北京凤凰山的一处含哺乳动物化石与灰烬的洞穴-裂隙堆积。该动物群与周口店第一地点和南京人化石地点的动物群相似,指示该地点化石层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部分骨骼表面痕迹与灰烬层的发现显示该地点可能不排除有古人类活动痕迹的存在。由于凤凰山化石地点与周口店第一地点近在咫尺,时代相当,对进一步探讨北京直立人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有一定价值。

北京凤凰山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镇南观村以西1公里,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以北8公里。该地点坐落在凤凰山东南坡一个采石场的垂直陡壁上,海拔223米,属洞穴-裂隙型堆积。2005年由南观村村民张德山发现,次年由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发掘,共清理出哺乳动物化石1000多件。

据北京自然博物馆王波介绍,该地点出土动物化石来源于两个层位:上化石层和下化石层。上化石层为洞外的冲积物,由棕红色黏土组成,靠下部发现有零星的、破碎的化石,属从洞外冲进洞内而成的异地埋藏类型,可鉴定出似鸡骨山狐(Vulpes cf. chikushanensis)和羚羊(Antelopinae)两种类型。下化石层的局部地段化石相当密集,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含有较多的残破头骨和较大的肢骨。灰烬层、烧石、烧骨和炭屑的存在表明下层应为原地埋藏,可鉴定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鬣狗(Hyaenidae)、三门马(Equus sameniensis)、犀(Rhinocerotidae)、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肿骨大角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葛氏斑鹿(Cervus (Sika) grayi)、水牛(Bubalus sp.),共7种。该动物群均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哺乳动物群的重要成员,也与南京人遗址动物群相似,指示该地点化石层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反映了森林-草原的生态环境。

此外,凤凰山地点发现破碎骨骼百余件,其中多数骨骼表面具有啮齿类啃咬的痕迹,部分碎骨表面分布着食肉动物啃咬的痕迹,而少数长骨标本骨骼边缘带有明显的破碎疤痕,可能与人类的敲骨取髓行为有关,但也有可能是食肉动物啃咬造成。

“该遗址未发现任何石制品,虽然发现多处灰烬堆积,但由于尚未进行系统研究还未确认是人工还是自然造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乐博士说,“动物骨骼表面虽偶见类似敲骨取髓的痕迹,但也不排除是食肉类啃咬造成,因此凤凰山地点性质的确认还需进行大量的系统研究工作。由于该地点位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周边,这一发现将为进一步了解北京直立人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提供新的线索”。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特殊学科点优秀青年人才专项的资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哺乳动物 洞穴 化石 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