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阳出土大量恐龙化石

待取出的恐龙化石

待取出的恐龙化石

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

发掘区全景

发掘区全景

科考人员认真清理化石

科考人员认真清理化石

据胶东在线:“如果说苏州园林是一盆盆景,那么莱阳就是大自然的‘苏州园林’。”这是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蒋承松对莱阳的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地貌景观的评价。作为学术届认可的中国著名“恐龙之乡”,莱阳的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三位一体”世所罕见,更有着比较少见的平原恐龙峡谷群奇观,截止目前,莱阳发现和命名的恐龙达8属11种,恐龙蛋化石5属11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莱阳科考队长汪筱林认为莱阳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白垩纪公园”。

2010年4月底以来,中科院古脊椎所与莱阳市政府组成联合科考队,陆续对莱阳市金岗口恐龙化石地点进行保护发掘。先后在1号地点(青岛龙化石地点)和2号地点(新发现的抢救性发掘地点)及其相邻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等,目前这些化石大部分都在发掘遗址原地保护。在1号和2号发掘地点的周边不到三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科考队已经确认至少有二十个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层位,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如此富集和密集分布,在国内实属罕见,在国际上也不多见。2011年底,莱阳获批“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今年7月上旬,汪筱林再次带队到对莱阳恐龙化石富集区进行保护发掘,为莱阳建“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储备材料。

发掘出的化石用石膏包裹取出

初秋的莱阳,高温余威不减。昨日(29日),记者在莱阳金岗口恐龙化石发掘现场见到汪筱林时,他正在指导科考队员用粗麻布浸泡热石膏液做成绷带来包裹化石。虽然汗水已湿透后背,但科考队员仍专注地用手一点一点地涂抹石膏,不时有汗珠从脸颊滑落滴入石膏中。

“小块化石可以用纸张包起来,或收藏在样品袋中以免受损,大块化石需要用石膏包裹或在最脆弱的部位用聚胺甲酸酯泡沫来保护,像这样较大的内藏化石的土块则必须先劈开再运输。”汪筱林指着右前方一块裸露含恐龙骨骼化石的土块告诉记者,这样较大的土块在涂抹好石膏之后,需要用电锤将外部小部分附土逐块去除才能进行搬运。“在目前已经采集的130余件石膏包中,重量最大的有300多斤。”汪筱林说,随着发掘层位的不断深入,会出露更多体积更大的化石,到时候包裹化石的石膏包就会更大。

在发掘现场西侧的2号馆里,一排存放整齐但形状各异的石膏包映入眼帘,上面还用黑色墨水标识了采取日期和“反”面字样。“一些体积比较小的化石用石膏打包相对容易一些,但一些体积较大的化石,从清理成型到最终打包取出是比较费时间的。”汪筱林说,有时候遇到“硬骨头”,可能需要耗费几名科考队员近一天的时间。

既然将化石用石膏打包费时又费力,那为什么不采用以前发掘时原址保护的方法呢?听了汪筱林介绍后,记者不禁问道。“原址保护虽然省力,但从目前2号馆原址保存的化石情况来看,温度和温度对化石的影响很大,部分化石出现了风化的迹象。”汪筱林说,用石膏包将化石和包裹化石的土壤一同取出,最大程度保护了化石的形成环境和完整性,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下对化石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出土的化石将成为恐龙化石装架材料

“虽然此前通过对1号点和2号点的发掘获取了大量的科研数据,但由于很多化石采取了原址保存,对于个别恐龙化石所属的种类、成因等一些问题还有待于用标本研究解决,将化石用石膏包裹取出,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准备材料。”汪筱林说,取出化石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莱阳“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建馆准备恐龙装架材料。

汪筱林说,将来莱阳建成“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后,展馆内只有零散的恐龙化石是难以满足需求的,他们这次科考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在2号馆东侧的恐龙化石富集区里,采集到更多的用来装架完整的恐龙骨架所必须的材料。“通过目前这次发掘所出露的化石来看,大部分化石较为完整,加之发掘时较为谨慎,缺的部分并不是很多,对于将来装架和科研还是非常理想的。”

1952年,在莱阳金岗口恐龙遗址保护区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棘鼻恐龙(又称青岛龙)骨架化石。“经过我们这段时期的保护发掘,虽然没有在一个地点发现整具恐龙骨架化石,但也发现了数十处恐龙化石埋藏点,尤其是这里的2号点和目前正在发掘的层位,更是恐龙化石的富集区。”汪筱林说,目前他们已经发掘出了包括鸭嘴龙、食肉类和植食性恐龙等十几种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对于将来恐龙化石装架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发掘区将现兵马俑式坑道

“这一区域的晚白垩世化石层走向走是斜的,我们将西侧靠近2号点的位置做了原址保留,向东侧沿地层走向往下发掘,随着后面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不同层位的发掘区将呈现出像兵马俑式的坑道,在化石发掘区有这样的地层剖面是非常漂亮的。”汪筱林高兴地说,这些地层剖面不仅有助于研究当时的环境演变,还可成为“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一处别致的景观。

此次恐龙化石保护发掘的区域与此前发掘的2号点紧密相连,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20米,四周被玉米地环绕。“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个已经快蓄满水的层位,斜面深度最深处已经达到了10米,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发掘层位也有六米左右。”汪筱林说,科考队根据化石分布情况分两个层位进行发掘产生了不同的高度落差,这样的落差可以使2号点内的地下水渗出到现在的坑底,通过抽水机排走,解决里面的化石标本因湿度过高而导致的风化问题。

此次为何选择这一地点进行发掘?汪筱林说:“此前我们来到这个地点之后,已经裸露出的土层分布非常明显,看上去能有五六层吧。而且这里土地平阔,非常适合野外发掘。”目前,除了在地表层发现了大量的化石埋藏点之外,他们根据目前发掘的情况分析,在这一层化石层的下面,还有五六层晚白垩纪早期的化石层分布,所蕴含的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种类非常丰富,据了解,就目前而言,莱阳的古生物化石的数量在国内虽然不是最多的,但种类却很丰富,通过这些古生物的多样性来研究现在的各个大陆之间当时的相对关系、环境状态、古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他们共生的动物和植物,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中国化石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