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造山带下寒武统和中奥陶统地层中首次发现放射虫

近日,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华南野外地质调查中,在江西萍乡下寒武统牛角河组泥质板岩和湖南永州中奥陶统烟溪组硅质岩中首次发现了放射虫。放射虫的发现表明,萍乡—永州一带寒武纪—中奥陶世存在相当规模的处于低纬度的海盆。这一发现为研究、恢复华南地区寒武奥陶纪古地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线索。

放射虫为海生单细胞原生动物,地理分布广泛,大部分分布于低纬度的温暖海域,由赤道向两极迅速减少。放射虫具有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硅质壳,在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深4000米以下的海底处于碳酸盐溶解补偿面以下,放射虫不溶解的硅质壳堆积于海底,构成放射虫软泥, 因而成为良好的深海沉积的标志。

萍乡—永州一带寒武奥陶纪古沉积、古构造格局一直存在争议,放射虫的发现将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证据:(1)放射虫类绝大多数是漂浮生物, 白天在海面以下200~300米深度被动漂浮,夜间返回海面,对水体盐度和陆源供给物质很敏感,多生活在远洋环境中,由此推测早寒武—中奥陶世萍乡—永州一带存在相当规模的海盆;(2)放射虫多生活在暖水环境中,推断早寒武—中奥陶世时期本区海盆可能处于低纬度范围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放射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