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35位权威专家在“郧县人”老家发出倡议:建立国际合作基地 携手探寻人类起源 来源: 化石网 时间:2024年12月07日 12:23 学堂梁子(郧县人)国际学术交流会现场(化石网cnfossil.com)据湖北日报(记者 海冰、通讯员 兰昌林、李尚菲):“人类老家”,文脉绵长。12月6日,学堂梁子(郧县人)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湖北十堰郧阳召开,中外考古学、地质学、人类学等交叉领域专家学者云集。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波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等7国35位专家学者发出《郧阳倡议》,倡议进一步加大学堂梁子遗址的保护和国际合作研究力度,建立长期、系统的国际合作研究基地,携手破解人类起源之谜。会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发掘领队陆成秋介绍,三十多年来,该遗址历经八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有效完善了对早期人类演化的认识,为研究古人类生存环境、文化特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邢松分享了“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过程、形态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发言交流发言环节,各国专家学者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和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起源探索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专家学者在留言板上留言会后,7国35位专家学者达成共识:迄今为止,学堂梁子遗址在材料的全面性、丰富程度、现存面积、保存状况、可能解决的学术问题、可持续工作条件等多个方面,在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和古人类学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对研究世界人类起源和演化以及旧石器文化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郧阳倡议》鉴于此,专家们发出《郧阳倡议》:加大学堂梁子遗址的保护和国际合作研究力度,建立长期、系统的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加强多学科、多手段综合研究;加大对汉江中上游河谷的古人类和旧石器的系统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深入探索本区域的古人类迁徙演化模式;加强相关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及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世界古人类遗址的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的杰出榜样,力争使该处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十堰市郧阳区政府、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类 郧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