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田野考古之异

近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和与其一衣带水的日本在许多方面都显现出了相似性,这同样体现在考古学上。考古学这门学科在两国都不是土生土长,是“舶来品”“西洋镜”。随着西方考古学思想的渗入、外国考古学家在本国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本国的社会变革和新兴思想的萌发等,考古学诞生了。再观两国田野考古方法的引用,也更加显得渊源已久。日本的田野考古方法是滨田耕作先生从英国引入的,他师从英国考古学家彼特里。而中国的田野考古学方法,最早是由李济、梁思永先生从美国学来的,美国的田野考古学又是从英国学来的。50年代以后,夏鼐先生在我国实行的那套田野考古方法是从英国彼特里的学生惠特那里学来的。从上可见中日两国田野考古学的发生途径是有很多相近之处的,再加上田野考古学的基本原理本是统一的,所以中日两国田野考古方法自然是很接近的。
  
然而中日两国国情差别很大,而且经过各自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两国田野考古也越来越显得“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笔者即把眼光放在两国田野考古之异上:虽然“求同”,依旧“存异”。本文就从以下三点来介绍中日田野考古有异之处:
  
一、主要考古力量和考古人员情况
  
1.主要考古力量
  
日本的考古力量主要有三个:设有考古专业的大学、地方考古所和民营发掘公司。其中来自大学的力量是比较弱的,一方面因为设有考古专业的大学数量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学毕竟是以教学为主。地方考古所和民营发掘公司实为日本考古的中梁砥柱。民营发掘公司是中国完全没有的事物,但是在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里是非常普遍的。日本的民营发掘公司是由私人创办的以考古发掘为业的公司,大大加强了日本考古的力量。但是这些公司只有在发掘现场“有所收获”,才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发掘补助金。所以出于利益考虑,这样的考古发掘多多少少带上了商业的色彩。
  
中国的考古机构力量集中在设有考古专业的大学和考古研究所。在中国,来自大学的力量还是很强的,他们主要着眼于大学所在地或周围的考古发掘。同时也常常和地方考古所合作,既为地方考古所提供了专业指导,也为考古田野教学提供条件。而考古研究所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但是不同地区的考古研究所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通常体现在软、硬件配备上。
  
2、考古人员情况
  
日本的考古人员也来自于上述三个不同的考古机构:大学、地方考古所和民营发掘公司。同样,来自大学的考古人员数量很有限。地方考古所的考古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非考古专业的人也可以参加考试。日本国家公务员每3~5年在文化机构(包括学校、博物馆、考古所和图书馆)内部行轮岗调换,也就是在考古所内工作的也许是一个小学老师!民营发掘公司的人员配备也让人不敢乐观,轰动世界的日本“旧石器造假”事件的罪魁祸首斋村新一就是一个民营发掘公司的副理事长。当然,也不能一概认为民营发掘公司就没有专业的考古人员。但是总体来说,日本考古人员的配备虽然相当充裕但是专业水平良莠不齐。
  
相对于日本地方考古所人员的配备,中国专业考古人员缺乏,各专业方向人员配备不齐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在不同的省份,以上问题的显现程度也不一样。但是总体来看,中国考古人员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都是经过考古的专业训练。
  
综上可见,中日考古力量和考古人员的配备各有特点,主要和两国国情的不同有关,当然也体现在国家对考古事业的投入上。
  
二、考古发掘中
  
1.工地数量和组成结构
  
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根据2005年的数据,日本每年有1万个考古工地,其中98%为基建项目,仅2%是以研究为目的的考古发掘。而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二十多倍,根据2002年的数据,中国每年只有4000个考古工地,虽然配合基建的发掘逐年增多,但是以研究为目的的考古发掘仍为数不少。
  
由于日本每年绝大部分的田野考古发掘都是配合基建的发掘,他们总结了大量经验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制定成文。总体看来,在日本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要求和以研究为目的的发掘是一样的,发掘者必须严格遵守一整套发掘规则。而在中国,配合基建的发掘虽然也被这样要求,但是仍体现出被“区别对待”,尤其体现在发掘过程中。
  
2.探方编号
  
日本采用的是如下办法:任何一个遗址,也是先确定一个基点,再以基点为中心,按坐标划分为四个区,即NE(北东区)、NW(北西区)和SE(南东区)、SW(南西区)。每一区的探方编号按纵坐标(N和S)在前、横坐标((E和W)在后的组合编号。如TN3E8,表示在NE区向北第3个单位与向东第8个单位的交叉点所在的探方。这种编号的突出特点在于具有明确的方位,序号一目了然。
  
中国田野考古的布方采用坐标法,即首先确定一个总基点,再以此为中心将整个遗址归入个坐标系,按象限对探访进行区域分布。这种方法科学简便,又容易操作。如II T1203这个探方号,代表是一个在II区的横坐标为“12”、纵坐标为“03”的探方。这种四位数的数字组合法虽然看上去比较繁杂,但也能明确表示探方所在位置,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3.发掘的相关操作。
  
虽然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制定的《地下文物发掘手册》要求考古发掘按照土质土色的不同层层揭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地下情况比较简单,基本上是按照水平层进行揭露的。出土遗物原地不动,始终保留出土时的地层高度。直到测量、记录、照相结束后再清理。另外日本的一般性田野发掘,如以研究为目的的发掘,遗址只清理一半,进行照相、绘图、记录,另一半原样保留。待以后科学技术进步再进行发掘,抢救性发掘除外。
  
而中国只有旧石器的考古发掘所采取的方式同日本相同。中国地下遗物多,叠压打破关系尤其复杂,除旧石器外的其他时期考古发掘则是严格根据土质土色和出土遗物的情况,按文化层进行揭露。另外,中国所有的田野发掘通常是发掘了多少就清理多少,同样进行照相、绘图等详细记录,没有日本那样一半清理一半保留的做法。
  
4.关于隔梁
  
在日本,田野发掘的过程中对隔梁并无要求,可以有隔梁,可以自定隔梁间距,甚至可以无隔梁。原因是地层比较简单,大面积揭露即可。另外日本所有的考古工地必须配备皮带运输机,挖掘出来的土的运出并不需要利用隔梁,所以隔梁间距可以大到30米。即使需要保留隔梁,通常也采用一种“四分法隔梁”。
  
所谓四分法,是在遗迹的中心设置垂直相交的十字形基础把遗迹分成四部分,并留下观察地层副面的隔梁。然后,有一种办法是先发掘第1部分并确认其地层关系,接着再顺序发掘第2、3、4部分,另一种办法是4个部分同时下挖。同时壁面保持垂直、斜坡、阶梯状亦可。
  
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隔梁必须保留,一方面用于划地层,中国的地层堆积较日本复杂;一方面用于运输土。中国考古工地的隔梁并不是“四分法”,而是呈现为“网格状”。除了发现隔梁里有遗迹,其他任何情况都要严格保留隔梁。而壁面需要保持垂直。
  
5.资料的整理汇总
  
在日本,领队每天负责进行各项资料的整理和汇总。而在中国,领队的职能近似于整个工地的领导者和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而各项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并不由领队负责,或是并不全由领队负责。资料的整理汇总通常由考古专业人员、实习的考古专业学生或者技工完成。
  
6.配备的装备
  
在日本,考古工地的配备十分充足,从现代化的办公用品、工作人员的日常用品、发掘所需的机械工具、防雨用具等,一应俱全。尤其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日本田野考古工地的装备可以说是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最有特点的要属强大的防水装备了。由于日本的雨水比较多,考古工地在雨天照常工作。考古工地配备雨棚,考古人员配有雨具,并且考古工作中使用的绘图纸、记录本、出勤册等均防水。
  
中国的考古工地由于缺乏资金,相比日本的情况就简陋得多了。没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用品,基本上遇到雨天就停工,改做室内整理工作。
  
7、考古现场宣传
  
在日本,工地结束前,埋藏文化财中心(日本每个省管理本省文化遗产的机构)通过电视报纸进行广泛宣传,并举行面向市民的考古发掘现场说明会。在日本,这样的活动人气很高,广受欢迎。
  
在中国,也会通过电视报纸进行宣传,不过考古发掘现场的说明会仅仅面向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学者。近几年,随着考古走向大众意识的增强,也出现了面向公众的考古发掘现场体验活动。但是不论是活动的数量,还是举办频率都是远远不够的。
  
三、室内整理阶段
  
1、室内整理
  
日本的田野发掘工作进行到11月就会停止,11月开始就进入紧张而繁杂的室内整理阶段,对发掘的遗物进行整理、分类、修复、绘图,对文字资料进行汇总,为后续的报告编写提供资料。日本的室内整理工作并不由专业考古人员完成,而是雇佣临时人员(通常是大学生)完成,分工明确,采取流水作业的形式,效率极高。
  
在中国,室内整理工作通常遵守“谁发掘谁整理”的原则,由专业考古人员完成,通常也有考古专业学生和熟练技工的加入。从效率来看,当然是不能达到日本的“神速”,但是大大保证了整理工作的科学性。
  
2、考古报告的编写和出版
  
日本,考古发掘报告书要在次年3月召开的县民报告会(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上发表,这个报告会是面向市民的汇报会。所以报告书编写工作的时间很短,最多也只有4个月。所以报告书的内容以介绍发掘情况为主,相关的研究内容则较少。而且在2年之内报告书必须出版,及时免费发放。报告书的编写宗旨是面向小学文化程度的大众,编写风格有趣活泼。
  
在中国,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和出版很成问题:发掘的资料和遗物无人整理,更谈不上及时性;发掘报告迟迟不能出版,且出版后价格不菲,又如“天书”一般让人无法理解……近几年也只有每年一次评比的“中国考古十大发现”能起到轰动效果,其他方面仍然是“黎明之前静悄悄”。
  
综上所述,日本田野考古发掘的特点有:工作条件极其优良、效率优先和面向大众。相应的,这几点也是中国田野考古需要加强之处。中国田野考古资金少、条件差、劳动力匮乏,发掘报告的编写和出版遥遥无期,宣传力度和社会关注度远远不够,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资金投入。但是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独特性与合理性是不可磨灭的,同时考古人发扬吃苦耐劳的品质,拥有火花迸射的智慧;再随着考古人转变思想,主动出击吸引社会关注度,我相信中国田野考古一定会呈现蓬勃之势!


中国文物信息网 王晓阳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