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象山区召开

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象山区召开

5月13日,中国地质古生物专家赴桂林市象山区红光村泥盆纪F/F界线剖面进行野外地质实地考察。(蒋丰慧 摄)

(化石网)据中新网桂林5月15日电(作者 蒋丰慧 韦欣):“3.72亿年前的桂林,身处一片大海。”5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刚在广西桂林泥盆纪F/F界线剖面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一句话道出地球发展历史长河中,桂林这个多山地区亿万年前天差地别的地貌。

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市象山区召开。其间,参会专家赴桂林市象山区红光村泥盆纪F/F界线剖面和桂林市阳朔县回龙村石炭系\泥盆系剖面进行野外地质实地考察。

在红光村泥盆纪F/F界线剖面,绿植环绕的山岩如刀劈斧凿堆积而成,层层分明。近前观察,下伏地层的“层孔虫灰岩—白云岩”遍布肉眼可见的古生物化石。界线之上,大量古生物的迅速消失,是发生在3.72亿年前的F-F事件(凯尔瓦塞事件)的反映。

陆刚指着界线下的白岩层介绍说:“这个界线显示了全球第二次生命大灭绝,界线下的岩石颜色逐渐变黄,是白云质逐渐增加的结果,在此次大灭绝事件的体现就是全球海平面的剧烈下降,桂林地区露出海面。之后桂林地区再一次淹没于水下,分界面之上约43米厚度的沉积除隐藻类外,未见其他化石。之后才零星出现腕足类化石,显示生命的复苏。”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监事长孙革介绍,现在划分地层以生物学为标准,古生物化石是重要证据。第二次大灭绝事件在桂林土地上能找到许多F/F界线反映,而广西在泥盆纪和石炭纪交界处有着标准的剖面与化石,是地质科普和教学的绝佳场所。

“地质探索让人们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了解地球运行规律,帮助人类预测并应对未来会面临的环境危机。”孙革说,“从生物界演化来看,我们探索曾经的生命灭绝事件,吸取经验,也是为了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了解,广西地学研究历史悠久,早在90多年前,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古生物学家就在桂林地区开展大量的科研考察工作。之后桂林地区的地质古生物研究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桂林喀斯特地貌自然遗产景观闻名中外,石炭纪/泥盆纪地层国际辅助成型剖面享誉国际,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资源世所罕见。这些珍贵的地质遗迹记录了地球亿万年来的演化,且带给人们动人心魄的美感体验。

近年来,桂林市象山区依托以丰富的地学资源为依托,多次承办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重要活动。“本次活动的举办为桂林展现了其自身丰厚的地学旅游资源,地学科普与桂林风光结合打造‘深度游’、‘研学游’,在我看来是一种趋势。”陆刚说。他表示,研学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业模式尚处摸索阶段,桂林开展此次论坛活动也是一个起点。

如今,研学旅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快速发展,研学旅行市场主体也迅速发展。据悉,2019年研学旅行已增长至480万人次,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达到历史新高。

据悉,桂林市象山区将加强地学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在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基础上,尽快推动以天目地学旅游学院、桂林地学旅游博物馆为龙头的文旅产业。此外,利用深厚的地学资源,增加资金多元投入,开展研学实践教育;鼓励开发特色研学课程,设计精品研学线路,促进青少年在研学中获得地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

相关:百余名地质古生物专家齐聚桂林 共促地学科普发展

(化石网)据中新网桂林5月10日电(欧惠兰 蒋丰慧 韦欣 李怡慧):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文旅产业和科技出版界的负责人,围绕推动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学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开展研讨和培训。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王永栋在开幕式上说,桂林是地质古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早在90多年前,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古生物学家就在桂林地区开展大量的科研考察工作;之后桂林地区的地质古生物研究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这次大会在桂林召开,将进一步发掘和宣传桂林在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学旅游等方面拥有的世界级自然遗产。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致辞表示,随着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生物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发现和新成就;同时,在科学普及、博物馆展览展示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深受民众欢迎的包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在内的地学产业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涌现的古生物新发现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更为推动中国古生物科普事业及地学产业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理念。

刘嘉麒表示,为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及地学产业发展对人才、专业知识和管理等迫切需求,对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骨干及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十分必要,这对于造就一批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热心地质古生物事业的人才队伍具有现实意义,将有力推动地质古生物学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古生物化石保护事业及地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颁发了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证书。来自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化石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当天,中国古生物学会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和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举行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据悉,为期3天的研讨会将从博物馆展陈设计、文创、出版、融媒体、地学旅游和研学等古生物科普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建设性方案,有力促进地学科普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参会专家还将赴广西桂林泥盆纪F/F界线剖面和桂林杨堤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界线剖面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据了解,本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和馆长专业培训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政府、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和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联合主办。

相关:百余地质古生物专家齐聚桂林 推动地学旅游与科普发展 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在我市召开

(化石网)据桂林日报(韦莎妮娜 通讯员 韦欣 李怡慧 李佳利):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我市象山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文旅产业和科技出版界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1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及培训班。

本次研讨会及论坛旨在推动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学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科普事业向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开幕式上,颁发了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证书。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化石网、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西北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大连恐龙光年博物馆有限公司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此外,还举行了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和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发现·中国-古生物大讲堂》科普系列视频以及科普系列图书《地球生命的故事》第一辑发布仪式。

研讨会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近20位学者专家作了多场专题科普报告,展示古生物科普领域的最新成果。在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上,国内18位著名地质古生物学专家围绕地质古生物学、博物馆学、化石保护学及旅游地质学等领域开展授课。参会专家还前往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参观指导,并赴桂林泥盆纪F/F界线剖面和桂林杨堤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界线剖面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一座拥有地学旅游丰富资源的城市,它以喀斯特地貌著称于世界,是地学科普科研及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世界级宝库,拥有地学旅游发展的自然优势。在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上,桂林举办了地学旅游分展区系列活动,包括开幕式,桂林地学旅游线路合作项目签约,天目地学旅游论坛,换个角度看山水——桂林地学旅游研讨会及桂林地学研学旅游系列线路体验活动等,颇受好评。

据悉,本届活动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象山区人民政府、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以及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主办。

相关:古脊椎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学科发展简史》入选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

(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召开。开幕式上,颁发了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证书。我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学科发展简史》布展小组完成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学科发展简史展入选2021年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学科发展简史》展览以科学故事、科学大师、科技成果、科学研究过程为主要内容,疏理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的独特学科特色与发展历程,生动展现学科发展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使观众深刻体会到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科技政策的调整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挖掘历史、成果、人物背后的独特文化精神内涵,凝练本领域几代科学家求真务实、潜心科研、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弘扬科学家精神。 

展览位于中国古动物馆的一个专门展厅,对社会公众全面开放。展览以科学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为一体,通过多种展览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成为科学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平台。

相关: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5月10-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桂林象山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舒德干,桂林市政协副主席谭建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张建成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王永栋,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监事长孙革,刘嘉麒和谭建国等依次发表致辞。会上还颁发了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证书,举行了桂林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和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南古-天目联合文创产业发展中心”揭牌仪式等。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以及地学旅游论坛会上,刘嘉麒和舒德干两位院士为参会人员做特邀报告,近20位专家也带来了精彩的专题科普报告。此外,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还邀请国内17位著名地质古生物学专家授课。

会议期间,参会专家前往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参观指导,并赴广西桂林泥盆纪F/F界线剖面和桂林杨堤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界线剖面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本次研讨会及论坛旨在推动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学旅游产业提质升级,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发挥多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与桥梁作用,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科普事业向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同时,也为桂林象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地学力量。

据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文旅产业和科技出版界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科普宣传的媒体人员等近15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及培训班。

本届科普研讨会和馆长专业培训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政府、桂林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南京古生物所、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以及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主办,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桂林市象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和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以及四川崇州天演博物馆承办,由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与桂林理工大学珠宝学院协办。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 古生物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