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白垩纪蚂蚁软组织无与伦比的细节

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白垩纪蚂蚁软组织无与伦比的细节

吉蚁婚飞场景复原图。 刘野绘

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白垩纪蚂蚁软组织无与伦比的细节

琥珀中的吉蚁雌性繁殖蚁样本。 庄宇辉摄

(化石网)据中国科学报(胡珉琦):琥珀是远古滴落的树脂,就像一枚枚封印的时间胶囊,让我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细节。近日,我国科学家团队以白垩纪缅甸克钦琥珀的昆虫内含物为研究对象,成功重建了恐龙时代的一种古蚂蚁的身体内部解剖结构,揭示了目前化石里保存最完整的蚂蚁内部软组织结构,为昆虫内部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该成果在线发表于《BMC-生态与演化》。

这项研究的琥珀内包埋了一只吉蚁的雌性繁殖蚁,形成于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产于缅甸胡康河谷,是最早的蚂蚁化石记录之一。

“我们使用了显微CT技术对琥珀样品进行了高精度扫描,并进行了精细的三维结构重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雯婧博士介绍,“研究团队在对多块琥珀样本进行扫描之后,才幸运地发现了这个样品里保存的精美的内部解剖结构。尽管这只古蚂蚁的头部只有不到1毫米宽,我们却获得了包括近乎完整脑在内的丰富头部信息,其中的肌肉和腺体也非常完整。”

吉蚁因为口器的上颚和上唇都布满了尖刺状的刚毛,长相怪异,也被称为“小魔蚁”。吉蚁的上唇是可动的,就像一个翻板一样,能够协助上颚抓住猎物,这非常酷!”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冉浩说道,“我们还意外地发现这种蚂蚁的胸部存在一个特殊的囊状结构,推测可能与现代蚂蚁的‘社会胃’具有相似的功能。”

据悉,研究团队还分析了该类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外分泌系统、肌肉系统等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古生态意义进行了讨论。

“这项研究充分体现了CT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复原技术在古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完整地认识那些已灭绝的远古动物,并通过化石中保存的内部器官探索它们可能的生活习性、重建其演化树。”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研究员刘煜研究表示,“希望未来这些先进技术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琥珀类化石样品的研究中,这将使得我们对那些已灭绝的远古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态行为、演化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原标题:恐龙时代的蚂蚁长什么样)


相关:科学家揭示恐龙时代古蚂蚁的细致样貌

(化石网)据光明日报(张蕾):近日,科学家团队以白垩纪缅甸克钦琥珀的昆虫内含物为研究对象,重建了恐龙时代一种古蚂蚁的身体内部解剖结构,揭示了目前化石里保存最完整的蚂蚁内部软组织结构,为昆虫内部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该成果在线发表于《BMC-生态与演化》(BMC Ecology & Evolution)。

我们通常看到的化石都是骨架,这是因为生物降解作用使得肌肉、神经、脏器等软体组织很难保存,但琥珀作为远古滴落的树脂,就像一枚封印的时间胶囊,让我们有机会获得更多包裹物细节。论文第一作者、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庄宇辉认为,相对于其他化石保存类型,琥珀能够以三维立体的方式保存动物身体及其内部解剖结构。

此次研究的琥珀内包埋了一只吉蚁的雌性繁殖蚁,形成于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产于缅甸胡康河谷,是最早的蚂蚁化石记录之一。研究团队利用显微CT技术,对多块琥珀样本进行高精度扫描和三维结构重建后,才幸运地发现了这一样品里保存的精美内部解剖结构。“这只古蚂蚁的头部只有不到1毫米宽,我们却获得了包括近乎完整脑在内的丰富头部信息,其中的肌肉和腺体非常完整。”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许雯婧博士说。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冉浩介绍,吉蚁长相怪异,口器的上颚和上唇都布满尖刺状的刚毛,故也被称为“小魔蚁”。“它的上唇可动,就像一个翻板,能够协助上颚抓住猎物。此外,其胸部存在一个特殊的囊状结构,可能与现代蚂蚁的‘社会胃’具有相似功能。”

研究团队还分析了该类群神经、消化、外分泌、肌肉等系统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古生态意义进行了讨论。“我们的研究充分体现了CT和计算机三维复原技术在古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希望未来这些先进技术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琥珀类化石样品研究中,以便人们对那些已灭绝远古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态行为和演化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论文通讯作者、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的刘煜研究员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白垩纪 琥珀 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