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山:梅树村古生物化石的半生情缘

张世山:梅树村古生物化石的半生情缘

张世山:梅树村古生物化石的半生情缘

张世山:梅树村古生物化石的半生情缘

张世山:梅树村古生物化石的半生情缘

张世山:梅树村古生物化石的半生情缘

(化石网报道)据晋宁融媒(全媒体记者 陆晓旭 陆安楠):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梅树村的小歪头山,藏着5.5亿年前至5.38亿年前完整的生物化石岩层剖面。从84年前发现至今,许多地质工作者为发掘和保护这里的生物化石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其中,现年85岁的张世山老人,更是与这座看似平常无奇的山头结下了半生情缘。

1965年11月,张世山从湖北调到昆阳磷矿工作。当时,化石群交由昆阳磷矿托管,由于张世山是地质工作专业人员,他被单位任命为云南梅树村剖面(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从那时起,他便当起了梅树村化石群的守护人,也开始了对梅树村古生物化石、古生物遗迹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实行了一项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地质专家要在全球确定一个“前寒武系(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分界线,能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准剖面。这相当于要在全球找到一个“标尺”。1978年11月,梅树村剖面被评为中国推荐的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参考剖面和参考点。1983年5月,梅树村剖面被列为最终选定的3个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层型剖面中候选剖面之一,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层型剖面,在探索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如今,在国内外地质学专业学生的教科书上,“中国晋宁梅树村”仍然是极为重要的地理标尺位置,隔三差五就有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专业人士前来考察、学习。就在记者采访张世山老人的当天,无论是云南大学老师和学生前来考察学习,还是西北大学的学生和老师打电话希望张世山老人作为考察向导,热心的他都总是精力充沛地给予热情接待,身先士卒带领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上山介绍梅树村寒武系(震旦系)的前世今生。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每一种地质生物化石,在张世山眼里、心里、脑海里,什么细枝末节都脉络清晰,说起来更是滔滔不绝,甚至充满趣味。

据了解,梅树村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剖面是目前我国发现地质古生物化石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研究程度最高的地质层型剖面,在剖面厚度为332米的31个岩性段地层里,保存着丰富的古生物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仅在下寒武系地层中就发现了距今5.5亿年的软舌螺及多门类小壳化石18属110种,遗迹化石23属28种,以及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疑源类、叠层石等化石,这些化石完整表现了生物从菌藻类、疑源类到带壳生物再到节肢动物的演化,充分展示了生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在世界地质古生物研究界享有盛誉。

在这座山上,张世山老人倾注了半生心血,收集了近5吨各类古生物化石,当有外国考察学者要花钱给他买其中的化石时,他都说:“这些古生物化石,是晋宁的宝贝,也是昆明的宝贝,更是云南和中国的宝贝,一块也不能卖!”

1989年,云南省政府批准梅树村剖面为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同年批准成立中国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2017年,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成立,依法依规管护保护区内地质自然环境和资源。尽管如此,每天,张世山老人要么就静静守护着这一块块具有生命温度、千姿百态的石头,要么就和云南梅树村剖面(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年轻人一起,接待来自不同地区的专业考察团体和人士,不遗余力推荐、讲述着中国云南、昆明晋宁梅树村古生物化石这张响亮的名片。

上山,下山,看石,护石,这份坚守的情怀,感动着、感染着认识张世山的每一个人。他幽默地告诉记者:“我的名字里,有世有山,这一生一世,我是属于山的,一辈子都要在山上,为世界守护好晋宁梅树村的古生物化石,守护好这珍贵的宝贝!”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