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南古所专家在福建省漳浦县发现世界级“化石宝库”

漳浦生物群生态复原图

漳浦生物群生态复原图(南古所画师杨定华绘制了生态复原图)

(化石网报道)据龙虎网(通讯员 盛捷):历经10年持续的野外采集工作,获得了25000余枚含虫琥珀和逾5000块植物压型/印痕化石标本。4月30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和史恭乐研究员带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在福建东南沿海漳浦县首次发现了距今约1470万年的漳浦生物群,这是一个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季雨林化石库,该研究为了解现代亚洲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暖提供了参考。

该生物群所处的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次强烈的增温事件。当时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显著高于现今水平,全球年均温较现今高3-7℃,这与目前预测2100年的气候环境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了解该适宜期的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过程,对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应对未来面临的环境危机。

王博介绍,古植物群中多样性最高、化石标本最丰富的类群还包括龙脑香科、豆科、樟科和藤黄科,其它泛热带分布的科还有番荔枝科、漆树科、橄榄科、大戟科、野牡丹科、桑科、肉豆蔻科和桃金娘科,这些科的植物都是现今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优势类群。其中,植物叶化石包括蕨类2种、单子叶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78种,此外还有20余种果实和种子化石。基于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种类,漳浦生物群已成为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新生代热带雨林化石库。

我国是化石资源极其丰富的大国。但琥珀(特别是虫珀)作为一种特殊化石,在我国发现很少,广为人知的只有一个抚顺琥珀产地。在自己的国土上发现世界顶级的琥珀生物群是每一个古昆虫学者的愿望。2014年,南古所琥珀研究团队报道了抚顺琥珀生物群的面貌和组成,使其成为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该团队还于2018年首次报道了白垩纪晚期缅甸提林琥珀生物群的面貌特征;如今,漳浦琥珀生物群是该团队完成的第三个经过多学科、系统性研究的琥珀生物群。该生物群是近百年来新发现的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该发现也彰显了我国是一个琥珀资源富饶的国家。

从节肢动物多样性看,目前漳浦琥珀生物群以已发现的250个科居于多样性第三位,仅次于缅甸克钦琥珀生物群和波罗的海琥珀生物群,高于多米尼加琥珀生物群。琥珀中以昆虫最为丰富,包括至少20目200科,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翅目,约占总数的55%;其次为膜翅目(各种蜂和蚂蚁);再次为鞘翅目(甲虫)以及半翅目(蚜虫、蝉、蝽等)。此外,琥珀中还包含有大量羽毛、植物、腹足类和微生物化石。

与其他大部分琥珀不同,漳浦琥珀有精确的地质年龄和古气候数据,可以清晰地了解该琥珀生物群的环境背景。更重要的是,漳浦琥珀生物群也是最丰富的用于科研采集(非商业开采)的琥珀生物群,完整保留了初始的古生态和埋藏学信息,为其他琥珀生物群的古生态恢复和埋藏学偏差矫正提供了珍贵的对比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