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我国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我国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我国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张文静):古生物遗址博物馆能够真实记录地球重大生命演化事件,是一类重要的自然博物馆。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很多以古生物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其重要化石地点也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遗址博物馆。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上发表文章《我国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该论文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近年来在辽宁朝阳、内蒙古宁城、山东莱阳和新疆哈密开展的古生物化石发掘和遗址博物馆建设为例,探讨了我国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对其的展望。

汪筱林认为,这些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对化石及其遗址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定名不统一、原地化石保护状态不佳、原地化石风化问题严重等。如何建设一个既能展示地球生命辉煌历史、进行科普教育,又能有效保护这些重大生命事件化石记录的遗址博物馆,是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他表达了几点自己的思考。

比如,按现行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的,也须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这一条例的适用范围虽然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和濒危动植物核心区,但也导致了对于古生物遗迹这类特殊的自然遗迹类核心区能否建设遗址博物馆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博物馆规划建设的滞后。

汪筱林认为,现生濒危动植物和生态类保护区的核心区,与地球历史时期古生物遗迹的核心区是完全不同的保护类型和概念,应区别对待。如因此疏于保护,会造成重要化石及遗址受到自然风化等因素的破坏,损失难以补救。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相关条例的修改完善也刻不容缓。

在古生物遗址博物馆建设的理念方面,汪筱林也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遗址博物馆应与国家地质公园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统一规划保护,做到点线面结合。作者表示,古生物遗址所在区域往往拥有罕见的、极具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如哈密拥有雄伟的雅丹地貌、莱阳有大量独特的平原恐龙峡谷群。地质公园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应与古生物遗址相互融合。

他还建议,应成立专业机构,如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下成立遗址博物馆专委会,推进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定名、建设标准、化石保护等专门研究,出台相应标准和规范,促进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系统性建设和良性发展。(原标题:古生物遗址博物馆如何建?)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博物馆 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