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对北京猿人研究结论提出的质疑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许多西方学者对北京猿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如今年4月去世的新考古学代表人物宾福德在上世纪80年代便提出,北京猿人不具备用火的能力,燃烧痕迹可能是粪便自燃;长骨的断裂并非制造工具所致,而可能是自然磨痕或动物咬痕。又有学者根据灰烬的沉积状态,认为洞内燃烧痕迹是被洞外水流带来,或者“猿人洞”实为“鬣狗洞”,直立人反而是猎物。

高星认为,由于三四十年代时的技术、认识水平有限,当时获得的材料、数据等无法满足现代研究需要。“西方一些学者因为没有机会在遗址进行系统取样、分析测试,所以多以经验、理论质疑。但他们对以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不够严谨的结论的指出,还是值得重视的。”

东方早报:与2009年那一次发掘相比,此次发掘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高星:这次在(出土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超越前两年。之前发掘的第三层是角力层,是洞顶不断坍塌的过程中形成的堆积,不是生活的层面。而现在的第四层,洞顶完整保留,所以出现这么多遗迹和遗物。尤其是用火遗迹的发现,是北京猿人确凿的用火、保留火种的证据。

东方早报:石器发掘有什么特别?

高星:非常集中,而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经过小心清理、包装,在实验室能够观察到一些细微形态,比如磨损的痕迹,磨损是经过一定使用、一定的对象加工才产生的,可以推测工具是怎么用的,是用来切肉还是砍树。以前发掘的标本基本没有注重这方面。

东方早报:能不能通过动物遗骸推断有多少人类生存的痕迹?

高星:这没法估计。现在我们发掘的也只是一个剖面,是堆积体残留体的一小部分,主体堆积早被掏空,被破坏了。当然可以做假设,通过动物化石数量,推测原先大约能提供多少食物量,一个时期大约多少人,乘以面积,大概能得出一个数量,这是今后的研究。

东方早报: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出土是在哪层?

高星:每个层位都有,从上到下断断续续都有,到下可能是第10层或11层,我们现在只发掘到第四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东方早报:此次发掘的情况会向西方学界作回应吗?

高星:正在写论文。宾福德他们的观点在西方影响力非常大,可是他第一篇文章发表时,甚至没来过周口店。对此,我们的回应不能情绪化,一定要有证据。

东方早报:有邀请国际学者参加发掘、研究工作吗?

高星:邀请了,前段时间还有国际学者来。发掘是第一步,是前台可以看到的,后台还有很多试验、分析工作。从现在这些迹象来说,倾向于认为这是原地用火才能形成的痕迹,但科学不是举手表决,得用实证、证据来说话。

[ 质疑1 ]

北京猿人并没有狩猎的能力,而是大型动物的被狩猎者。

回应:本年度出土的大中型动物骨骼700余件,包括硕猕猴、马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马门、鬣狗等,另有大量啮齿类、鸟类动物化石。这边只是前台工作,后台还有很多分析、试验,需要回到实验室,剥离掉上面附着的影响观察、鉴定的东西,进行鉴定归类,了解这些材料对研究当时人类肉食资源的获取种类、能力与方式,对于分析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时代具有重要价值,也能够了解北京猿人在遗址中到底属于狩猎者还是被狩猎者。

[ 质疑2 ]

北京人并没有用火能力,洞内的用火痕迹是自燃或者水流带来。

回应:西方学者曾质疑这层的灰烬是被水流冲入的,因为存在水平层理,但发掘发现,该层的上部的确存在水平层理的黑、白、红相间的沉积,应该是灰烬被水流改造后沉积的结果。但这个洞的环境复杂,他们没有看到我们发掘的这个部位,是没有扰动的部分。目前揭露的层面上,露红黄色的没有层理、未被扰动、集中分布的疑似烧土、呈现火塘的结构,并有条带状分布的黑褐色疑似灰烬和木炭。


东方早报 许荻晔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北京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