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华奇石馆化石展馆(二)

武汉中华奇石馆化石展馆

长颈鹿

在化石馆一楼展厅,展出了一头长颈鹿化石。这头长颈鹿生活在1000万年前的地球上,体型与现在非洲特有的长颈鹿相比,仿佛是长颈鹿家族中的“未成年人”,其脖子长度只有1米左右。而现在的长颈鹿,脖长可达3米多。古长颈鹿的背部高度和腿长,也不及现代长颈鹿。

不过,远古长颈鹿虽然貌不惊人,却是现代长颈鹿的祖宗。据专家考证,长颈鹿的老家在亚洲。大约在1000多万年前,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生活的几种长颈鹿,就是当今长颈鹿的祖先。由于古长颈鹿是从古鹿中分化出来的,早期个头并不大,脖子也不是很长。后来,可能因为气候变冷,亚洲的草原和森林大大减少等原因,古长颈鹿南迁至非洲和南欧,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现在的模样。

蜉蝣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感叹生命短暂,人类渺小。但古时候的蜉蝣长什么样,谁也没见过。

化石展馆3楼一面70平方米的化石墙上,展示了1.4亿年前的狼鳍鱼、东方叶肢介和三尾拟蜉蝣,这3种远古水生生物自然组合在一起的化石,出土于辽宁热河地区,又称“热河三宝”。其中体长约5厘米、宽约0.9厘米,有3条细长尾须的三尾拟蜉蝣,是远古一种典型的水生昆虫。据介绍,其幼虫生活在水中可达五六年,一旦变成成虫出水,就不再吃东西,因此寿命极短,一般只能存活几小时,故有“朝生暮死”之说。因此,蜉蝣化石大部分都是幼虫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