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是部愚蠢的怪兽电影?

《侏罗纪世界》是部愚蠢的怪兽电影?

《侏罗纪世界》是部愚蠢的怪兽电影?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凤凰科技(编译/严炎刘星):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的电影《侏罗纪世界》里出现了一种令人害怕的新型转基因恐龙——Indominus Rex(意为难以驯服的国王)。它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在电影预告片里,影星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和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Bryce Dallas Howard)不得不收拾这转基因生物造成的烂摊子。虽然这一情节让电影在上映前就吸引了大部分观众的注意,但仍有一群人表示不屑一顾:古生物学家。

他们表示这部电影重燃了对恐龙的兴趣,但故事情节却提供了侏罗纪时代动物是如何生存的一个怪异概念。其中最不精确的现象之一就是为什么如果你静止不动,霸王龙就无法看到你,此外还有迅猛龙可以开门的情节也是不科学的。

在《侏罗纪世界》预告片里,一旦一只恐龙被放出来了,其它都会相继尾随,给游客造成了威胁。而这部电影背后的科学家杰克• 霍纳(Jack Horner)辩论称很多批评都是基于个人观点,而非科学事实。“我并不同意(很多观点),迅猛龙是可以开门的,它们肯定有手和胳膊。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生物有多聪明,这些(批评)只是基于他们的个人观念。此外,如果动物从未见过人类,那么(大多数)动物将无法识别人类,更何况如果这个人保持静止不动。”

然而,参与发现20头恐龙化石的詹姆斯•柯克兰(James Kirkland )对电影里迅猛龙的情节尤其表示不满。他认为《侏罗纪世界》将他发掘到的怪兽迅猛龙描绘为非常可爱的生物。“他们本可以把这些生物设定为比霸王龙还要大的攻击性恐龙,它将会吓坏大型动物,后者一般是它们的猎物。他们本可以让这些生物看起来非常令人害怕,但电影里你看到的却是非常温和的生物。”

让古生物学家失望的不仅仅是迅猛龙,更主要的是电影将这些恐龙塑造成有羽毛的怪兽。恐龙的形象一直都是有着坚硬、有鳞皮肤的蜥蜴,包括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以及1997年和2007年的续集。然而,在现实里很多恐龙都有羽毛。近些年在北美、中国和德国发现的化石都证明了这一凶猛的生物事实上可能是毛茸茸的,甚至外观色彩明亮。这部电影的导演科林•特莱沃若( Colin Trevorrow)承认这些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但他决定在电影里不融入这些元素。

“这是一部电影,一部科幻电影,我常常嘲笑那些批评电影的科学家们。这真是好笑,当第一部《侏罗纪公园》上映时他们也是这个反应。”但其实电影并不是完全荒诞。例如相比其它电影里的恐龙,侏罗纪世界里的这个转基因的杂交恐龙“在科学上是完全可能的”。霍纳表示相比提取恐龙的DNA,还是创造一个转基因生物更为现实。“这其实比让恐龙起死回生更可行。”

然而,很多科学家们对这一电影的事实精确性并不表示赞同。相比之下,《侏罗纪世界》的前传《侏罗纪公园》却以独特的方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电影《侏罗纪公园》所处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正是从最有标志性的化石里寻找古代DNA的风潮兴起之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专攻科学技术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伊丽莎白•琼斯(Elizabeth Jones)这样说道。“科学家们将这个时期称为狂野西部,或者侏罗纪公园时期。而正是这个时期侏罗纪公园所产生的影响力最为明显。”

“此外作为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1993年也标志着整个世界古代DNA研究的转折点。”一支科研小组人员从一块黎巴嫩琥珀里的一个 1.25至1.3亿年历史的古代象鼻虫里提取了DNA并对其进行测序。研究结果被发表在6月10日的期刊《自然》上,而前一天刚好是《侏罗纪公园》首映,而第二天这一电影就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

“此外作为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1993年也标志着整个世界古代DNA研究的转折点。”一支科研小组人员从一块黎巴嫩琥珀里的一个 1.25至1.3亿年历史的古代象鼻虫里提取了DNA并对其进行测序。研究结果被发表在6月10日的期刊《自然》上,而前一天刚好是《侏罗纪公园》首映,而第二天这一电影就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琼斯表示,除了支配了公众的时间和获取了大量的资金,侏罗纪公园还创造了 “书呆子但富有魅力”的新一代科学家。其中一名科研人员表示:“古代DNA听起来就非常酷”或者“听起来它应该很酷”。“这一DNA的确追溯到侏罗纪公园时期。就是那个时候它走进了公众意识。”

相关报道:古生物学家挑错《侏罗纪世界》:恐龙其实长羽毛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叶子):侏罗纪公园里的科学家们用恐龙基因制造了一大堆混乱,而如今看来,他们仍然没有从中学到教训。

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侏罗纪世界》中,基因工程制造的恐龙已经不再是主角,一头由基因工程制造的杂交恐龙开始大行其道,名唤暴虐霸王龙(Indominus Rex)。混乱接踵而至,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和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Bryce Dallas Howard)扮演的主角则努力试图解决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但就当电影中的情节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时,却有一些人对此大为不满——古生物学家。

他们认为,虽然这部电影有助于唤起人们对恐龙的兴趣,其中的情节却会对侏罗纪时代的生物产生误导。片中最引人争议的部分包括,暴虐霸王龙看不见静止不动的人体,以及伶盗龙知道怎么开门。

但参与影片制作的科学家杰克·霍纳(Jack Horner)声称,这些批评的声音中,有许多都是出于个人偏见,而不是事实真相。“我可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肉食恐龙当然会开门,因为它们又有手又有胳膊。”他表示。“我们并不确定这些恐龙有多聪明。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家之言罢了。而且如果之前没见过人类,并且你站着一动不动的话,大多数动物都是识别不出人类的。”

然而,参与发现了20种恐龙的詹姆斯·柯克兰德(James Kirkland)对这部影片中肉食恐龙的形象存在较大的疑问。他认为,侏罗纪世界中将它们描述得甚至有点可爱,而这与他在挖掘过程中发现的猛兽化石相去甚远。

古生物学家不止对这些肉食恐龙存在疑问,还普遍为片中将恐龙描绘成覆盖鳞片的怪兽感到失望。

电影中的恐龙通常都像蜥蜴一样,有着粗糙、恐怖的外皮,包括分别于1993年、1997年和2007年上映的三部《侏罗纪公园》,都将恐龙描绘成这副模样。然而,许多恐龙实际上都是身被羽毛的。近年在北美洲、中国和德国发现的化石证明,这些猛兽实际上身覆羽毛,甚至颜色也很鲜艳。

侏罗纪世界的导演,科林·特莱沃若(Colin Trevorrow)承认科学界中有关恐龙的进展,但并未将这些进展吸收到影片当中。他曾在2013年发表过这样一条推文:“没有羽毛。#侏罗纪世界”他补充说,这部电影之所以在科学上存在很多“不精确之处”,是因为它只是一部科幻电影,而不是纪录片。然而,他的这一决定激怒了古生物学家。

南安普顿大学的一名古生物学家达伦·奈什(Darren Naish)称:“最初的《侏罗纪公园中,恐龙也并不是只会咆哮的恐怖怪兽,而是活泼、有社交意识、身躯有力的鸟一般的动物。”“而现在,《侏罗纪世界》只不过是一部无聊的怪兽电影罢了,而且还特意让影片中的恐龙看上去和我们认为的不一样。”

德克萨斯大学的茱莉亚·克拉克教授(Julia Clarke)补充道,观看了这部电影的年轻人们会继续将恐龙视为“恐怖而极具攻击性”的生物,这是很不幸的。

安德鲁·法尔克(Andrew Farke)是雷蒙德·阿尔夫古生物博物馆(Raymond Alf Museum of Paleontology)的一名研究角龙进化及功能形态学的专家,他也认为“片中对恐龙的描述是一大退步之举”。

但分子生物学家霍纳认为,片中的这些恐龙是由DNA片段创造出来的,因此并不需要和它原本的样子一模一样。他还表示,这毕竟只是一部科幻片而已。

“这是一部电影,一部科幻片,”他说道,“有那么多科学家跳出来批评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搞笑。《侏罗纪公园》刚上映的时候,他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何况电影也并没完全弄错。例如,片中由基因改造的混种恐龙比电影中的恐龙“从科学上看更可信”。霍纳表示,创造一只转基因动物比使用DNA重现恐龙更加贴近现实。

不管科学家们有多反对片中的不精确之处,《侏罗纪世界》的前身,《侏罗纪公园》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驱动了科学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正是从动物化石中搜寻远古生物DNA的热潮开始的时候,”伦敦大学学院的一名科学技术博士预科生伊丽莎白·琼斯(Elizabeth Jones)说道,“科学家称之为‘西部拓荒’或‘侏罗纪公园热潮’。那正是《侏罗纪公园》的影响力最为显著的时候。1993年是《侏罗纪公园》上映的一年,也是远古DNA研究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那一年,一支研究团队从一只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象鼻虫中提取了DNA,并进行了排序。这只象鼻虫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万年至一千三百万年的历史了。这份研究结果被发布在当年6月10日的《自然》杂志上——正是《侏罗纪公园》首映会的第二天和公映的前一天。琼斯称,《侏罗纪公园》创造了一代“古怪但迷人”的科学家。

一名研究者表示:“远古DNA听上去很酷,或者听上去应该很酷。”“这的确应该归功于《侏罗纪公园》,电影上映的时候也正是远古DNA开始引发公众注意的时候。”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侏罗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