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恐龙蛋化石发现始末(二)

恐龙,这支庞大的古生脊椎动物群曾称霸地球。自1822年英国青年乡村医生曼特尔发现首枚恐龙茅齿化石以来,这类动物的化石愈来愈多地被发掘出来。

这类古生动物很不一般,它们身上有些特征是爬行动物所共有的,而另外一些特征却完全是它们独有的。它们是蜥蜴型爬行动物但又决不是大型的蜥蜴类。为恐龙命名的查理德欧文亦是英国人,同曼特尔一样也是位医生,他后来放弃医学成为一位专业的解剖学家。恐龙的命名是用拉丁文写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后来被日本学者在翻译时笔下生花被译为“恐龙”。恐龙的称谓就这样叫响了。但这种称谓与叫法只是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欧洲国家仍称为“恐怖的蜥蜴”。

1992年7月,郧县梅铺镇东南李家沟实施炸山平整土地,在施工过程中几位农民挖出了一根动物腿骨形状的“石头”,长约45厘米,一端直径有10厘米,另一端有15厘米。紧接着在毗邻的15米远的两处,又挖出两根腿骨和几件脊椎状“石头”,这些“石头”都比骨头要重许多。

这几位农民谁也没想到这些“石头”的出现,引发了“石”现天惊的“龙、蛋”共生地的考古大发现。

7月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两位教授闻讯后来到梅铺,经过两天的调查试掘和标本取样,除获取有动物化石外,还采集到恐龙活动地质时期的沼泽湖相泥沉积化石。他们认_为出土的动物化石系恐龙骨骼化石,地质时代为6500万年至1亿4千万年的白垩纪。且认为梅铺化石分布范围达3平方公里左右。

8月,中科院赵喜进教授(恐龙研究专家)和黄万波教授(古人类学专家)来到梅铺镇,对化石产出地进行实地踏勘以及对地层堆积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集中的化石进行分类鉴定,确认梅铺镇化石产出地的化石里有至少一大两小的恐龙的部分骨骸化石,并确认为是鸟脚类恐龙骨骸化石。

而后,受郧县博物馆的邀请,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郧县博物馆三家考古单位对李家沟恐龙化石产地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星期的科学发掘,又获取肢骨、肋骨、脚骨、脊椎骨、胫骨、肩胛骨等化石60余件。后因县里依据地矿部门意见,认为该化石产地属地质遗迹,应移交给地质部门来进行发掘工作。

三家联合发掘工作终止后,将化石标本留在镇政府集中以利汇集整理。此后,发掘汇集的化石,经整理、研究、归类,梅铺镇恐龙化石产地的化石修复了三个个体的恐龙骨架,李家沟西坡1号采坑出有两个个体:一个是以郧县命名的“郧县龙”,以示对郧县恐龙化石产地的纪念。

这是出土的第一具较完好的恐龙骨骼化石,属于蜥臀类恐龙中的蜥脚亚目巨龙科,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另一个个体是单棘龙,长6m,宽1m,高3.5m,属于鸟臀类禽龙亚目肉食类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自垩纪。还有一个个体巴克龙,出自李家沟村东坡4号化石点,它属于鸟臀类恐龙中的禽龙亚目鸭嘴龙科巴克龙属。成年的巴克龙体长一般在8米左右,体重1—2吨,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是一种植食性的恐龙。

再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郧县梅铺紧毗李家沟化石产地的草庙岭一带调查发现恐龙蛋3枚,郧县博物馆存留有一枚。即郧县梅铺镇成为恐龙与恐龙蛋集于一地的化石产地。这一龙、蛋共存的地质遗迹是极其罕见的,如在我国盛产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四川自贡市大山铺,埋藏有大量的侏罗纪中期的恐龙化石,已发掘面积数干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已发掘出大小恐龙个体200余具,被誉为“世界奇观”的恐龙公墓里却一直没发现恐龙蛋化石。郧县梅铺龙蛋化石共存的现象可谓湖北省首见,国内罕见,国外少见。

恐龙的研究内容很多,他们的形态和构造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地史分布和地理分布、起源和演化及灭绝原因要研究;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尸骨的埋藏环境也要研究,此外还要弄清楚他们在动物学中的位置等。恐龙是一种古生物,科学家研究古生物有两大目的;一是为生物学服务;一是为地质服务。从古生物学角度看,研究古生物可以使人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从而深入地了解地球历史的真面貌;从为地质服务角度看,古生物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划分地层,进行地层对比和确定地层时代且为找矿提供重要线索。同时古生物还是地质学家研究古地理、气象学家研究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毋庸置疑,郧县梅铺龙、蛋共存化石产地提供了见证古地理古地史以及古生物实物资料依据,具有重要的科研作用与价值。


《十堰周刊》特邀撰稿 胡文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恐龙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