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陡山沱组微体化石综合研究新进展

湖北三峡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保存的疑源类化石

湖北三峡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保存的疑源类化石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保存的疑源类化石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保存的疑源类化石

(中国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埃迪卡拉纪是新元古代全球大冰期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键转折时期,在该时期海洋生物群面貌发生了快速的演替。埃迪卡拉纪早期,海洋生物群以微体真核生物(以大型带刺疑源类为代表)占统治地位,而晚期则以宏体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为主导。长期以来,通过我国古生物地层工作者的系统研究,在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发现丰度和分异度都很高的大型带刺疑源类组合,它们不仅在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埃迪卡拉系的划分对比也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千人计划”获得者肖书海研究员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鹏举研究员等人在美国Journal of Paleontology 杂志发表长篇论文和专著,分别对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和湖北三峡地区陡山沱组上部燧石结核中产出的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其中,Journal of Paleontology 论文67页,插图和化石图版40幅,通过薄片观察和酸泡浸解化石的扫描电镜观察,共描述微体化石属种40多个。Journal of Paleontology (Paleontology Memoir) 专著139页,插图和化石图版117幅,通过数千片燧石结核薄片的观察,共描述了90多个微体化石属种。上述两部著作进一步理清了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大型带刺疑源类的系统分类,从而提高了其生物地层学意义及其在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研究中的作用。

论文相关信息:

Xiao Shuhai, Zhou Chuanming, Liu Pengju, Wang Dan, Yuan Xunlai, 2014, Phosphatized acanthomorphic acritarchs and related microfossils from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at Weng’an (South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8(1): 1-67

Liu Pengju, Xiao Shuhai, Yin Chongyu, Chen Shouming, Zhou Chuanming, Li Meng, 2014. Ediacaran acanthomorphic acritarchs and other microfossils from chert nodules of the upper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 area, South China. Paleontology Memoir 72: 1-139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微体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