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五)

遗址发掘遭遇磨难 扑朔迷离疑窦迭起

按照石金鸣的计划,科学发掘工作持续了几年时间。第二阶段的科学发掘一直持续了四五年。

“考古队成员有时多有时少,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留在高楼河村边看守并一边继续发掘。”赵静芳是那段日子的见证人。

2005年,考古队第6次前往遗址发掘,到达高楼河村时,竟发现村里停电了。因为村民们交不起电费,已经欠了好久。

队员白天去遗址发掘,晚上只好点蜡烛记录发掘过程,但纸质的填写工作可以借助昏黄的烛光完成,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却不吃这一套。

实在没办法了,那段日子,队员们回到村里吃完晚饭就赶紧去附近的村子“充电”,给笔记本电脑充电,给数码相机充电,给手机充电……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熬了数月,到最后,通过协调,考古队帮村里付了一部分电费,高楼河村才重新返回“电气时代”。

2004年至2005年,是多舛的一段岁月。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309国道的修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修国道当然好啦!这对开发壶口瀑布景点、带动沿线村镇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但这条“致富路”,恰恰被柿子滩遗址挡了道。

之前考古队也听说要修路,但到了2003年,黑压压一片挖掘机突然就开到了遗址下面……

当时施工队虽然也知道柿子滩这个文保地点,但是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有多大。同时,因工程压得紧,施工队眼里只有一道一道的路桩,多打一根路桩,国道就能多修一步。

当晚,队员们立刻跑到山顶处打电话,手机只有在高处才有微弱的信号,几年来一直如此。联系到队长石金鸣,石金鸣也急了,连夜写好一封言辞恳切的信,送到省公路局。

第二天,赵静芳和其他队员像往常一样攀梁爬坡来到遗址,准备进行发掘工作,可到滩地一看,着实吓了一跳!

12号地点中心区域、遗址坡下,已经被打了路桩。她向下一看,发现旁边还有一根!原来,施工队等不及指示,已经在遗址下方开挖土方。

队员们拼命冲了上去。

在赵静芳记录的“309国道改道记”中,我们可以窥得当时柿子滩遗址保护的惊险历程。

“2003年9月6日,国道施工队的推土机、装载机开始动工,考古队意识到文保事宜尚未谈妥,因此阻挡他们不得擅自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施工,施工暂停。”“9月7日至11月25日,考古队数次与施工方共同勘察文物保护和道路施工情况……”

“12月13日,公路方出尔反尔,又在滩地附近施工,考古队与其斗智斗勇,终于停工。”

“2004年7月7日,石金鸣、赵静芳再次考察吉壶公路建设后,安排赵永前同志驻扎高楼河,处理文保工作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8月10日,赵永前同志汇报,公路方想对S24地点炮轰,被其制止。”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直到2004年前半年,考古队一边密切关注309国道施工动向,一边对柿子滩遗址进行高强度紧急发掘。就这样几乎整整一年,队员都在与施工方斡旋,直至国道最后改道修建……

几年间,尽管考古队与周围环境不时“有难”,但考古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进展。

柿子滩遗址已探明分布的20多个遗迹点,绵延15公里。队员们在集中挖掘的遗址中心区域,又陆续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骨骼。

2005年的一天,几名队员坐在12号遗迹点附近的山梁上休息,一名队员拿手中的小刷子将身旁探方里的土向外清理,但随着他一刷一刷地扫土,旁边正说笑着的队员惊异地发现,那名队员扫出的土的颜色竟然逐渐从黄灰色变成灰黑色。

几个人急忙制止那名队员的清土行为,抄起竹签、气吹就冲了过去。

他们正在清理的是更深层面的一个文化层。

经过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发掘,考古队员竟然在这个区域同一平面连续清理出6堆篝火遗迹,一个住址里,怎么可能同时燃烧6堆篝火呢?这说明了什么?

2003年发现的篝火遗迹,似乎是一个家庭在居住,而2005年发现的这个篝火群所在的平面,应该是一个大的聚居区,好像有很多人在这里生活过。并且,左侧发现动物骨头,右侧发现篝火遗迹,似乎说明原始人类已将自己的家园区分出了不同的生活区域,就像现代的卧室和厨房。

群居?独立的家?卧室?厨房?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这是一个没有炎黄的年代,未成氏族,更无家庭概念……但是,这一切,究竟说明了什么呢?其中究竟隐藏着一个怎样的谜团?

柿子滩人的尸骸又在哪里?谁能解开这个谜团呢?

乘时光穿梭机重返现代,我们看到,“柿子滩”后人正步履匆匆……

考古队员渴望在这莽莽山野发现一个柿子滩人的头盖骨。过于奢望了吧?!那么,哪怕是捡出一小块随便身体哪个部分的骨头也好,现代科技已经足够发达,可以将这些骨骼拿到社科院做复原模型。“北京人”的面貌,不是就早已印在人们的脑海了吗?

但是没有,哪怕是指甲盖大小的一块人类骨头也没有找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