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18000年前前阳人洞穴遗址

丹东18000年前前阳人洞穴遗址

前阳人头盖骨化石

山腰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挡住了洞口,山洞内漆黑一片,只能听闻水滴从钟乳岩上滴落的声音。

这是前阳人洞穴遗址。刚被发现时,它在国际学术界的名气不亚于周口店“山顶洞人”,但此后便一直籍籍无名。

7月22日,记者前往前阳人洞穴遗址探险,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开山时意外发现古山洞

1982年2月19日,在丹东东港市前阳镇山城子村白家沟后山腰石场的开山炮声中,几个村民在包埋在岩石中的天然洞穴里发现了人类的古化石。

经过层层上报,专家很快做出鉴定:这是较完整晚期智人阶段的蒙古人种的幼年头盖骨、下颌骨和股骨化石,被埋藏的时间约18000年。

前阳人地层绝对年代经北京大学考古系C14实验室测定,距今18620±320年,这一结论与出土的人类化石的体质特征,以及动物群反映的相对年代一致。前阳洞穴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黄色人种特征,基本是进步类型的晚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

前阳人洞穴遗址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关注。文物部门于1982年5月至6月进行了长达20天的发掘工作,在这处古人类居住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1997年1月,此处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洞幽深,记者爬行探秘

7月22日,记者来到山城子村白家沟后山,在峭壁旁一片树木深处,记者看到了前阳人洞穴遗址洞口,里面漆黑。

在洞穴里,记者弯腰前行,走5米左右洞穴出现转弯。前方越来越矮,洞顶与侧壁上有大量钟乳石和钙质体,水滴不时滴下。再走5米左右,洞穴通道的空间逐渐增大。

此处是一个大厅,面积像普通教室大小,地面布满了碎石。大厅左侧有数块大且平整的岩石,在西北角有一个更狭小的通道,过了这个通道又有一个大厅。

侧着身子,记者在夹缝中一步一步向前挪,进入第2大厅,此处地面碎石和近于塌方的不规则石块间杂着存在,并有黄土沉积。

第2大厅是一个空阔的空间,在西北角和东南角记者发现了两个洞口。在西北角的洞口,记者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大厅。爬行了5分钟后,记者进入到第三个大厅,这里很宽阔。

在第3大厅的东北角,记者又发现个更小的穴道,长度大约20米左右,穴道深处又是一个大厅,但限于设备,记者只能止步于此。

据了解,在第4个大厅的北面还有一个更狭小的通道,其后是第5个大厅。

延伸

前阳是古人类延续分布桥梁地带

王海告诉记者,辽宁东部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除本溪庙后山外再没有发现。

前阳洞穴的发现应该说是庙后山的继续,它充实了这一地区的古人类材料。从地理位置上讲,前阳处于辽宁东部边界,是古人类延续分布的桥梁地带。前阳洞穴内出土的完整的头盖骨、下颌骨和股骨化石,对研究晚期智人阶段,东亚人种的人类形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丰富了辽宁地区古人类化石材料。

东北地区过去发现人类材料甚少,前阳人的发现,对研究辽东地区早期原始文化和新人阶段体质特征、文明起源都有着重要意义。


(感谢丹东市博物馆姜晓杰提供帮助协助采访)


曾出土人类牙齿和哺乳动物化石

丹东市博物馆考古科科长王海介绍,记者所行之处就曾出土大量化石。

洞穴内出土的人类化石有头盖骨、下颌骨、股骨及6枚牙齿;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可分为食虫目、啮齿目、灵长目、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及爬行类等十七个种属。

具体代表有阿氏鼢(fén)鼠、熊、猕猴、狗獾、中华貉、南鼬、沙狐、野猪、赤鹿、东北狍子等,均属北方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常见种属。

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石制品,遗址内还发现炭屑、烧土、烧石等用火遗迹,说明当时人类已学会用火和保存火种,开食熟食。


华商晨报 史云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遗址 前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