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导致地貌大规模变化

恐龙灭绝导致地貌大规模变化

恐龙灭绝导致地貌大规模变化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参考消息网(编译/王笛青):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9月21日报道,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恐龙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巨大,以至于它们的突然灭绝导致了地貌的大规模变化,包括河流的形状,这些变化都反映在地质记录中。

科学家们早就注意到了美国西部从白垩纪到古新世期间岩石构造的巨大差异,但此前都将其归于海平面上升、巧合或其他地质原因。

但密歇根大学古生物学家卢克·韦弗和他的团队发现,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对地貌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了沉积物的变化。

韦弗和他的同事认为,恐龙很可能是巨大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就像今天的大象一样控制着植被生长。大型蜥脚类恐龙会击倒树木,而中型食草恐龙则以灌木和树苗为食,这阻碍了茂密森林的形成。由于缺乏植被保护,这里的地表径流量很高,流经这片开阔地貌的河流经常发生洪水,河道分支形成广阔的洪泛区。

大约6600万年前,在白垩纪向古新世过渡之际,一颗大型小行星撞击了尤卡坦半岛,导致恐龙灭绝。海啸淹没了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火灾摧毁了其余部分,之后类似玻璃的颗粒、粉碎的岩石和烟尘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沉积层。这层沉积层可以在已测绘的沉积层之间找到,它准确地确定了地质记录中突然转变的时间。

恐龙灭绝后,森林得以繁茂生长,沉积物的输送稳定下来,形成了池塘,并将水流汇集成蜿蜒曲折的河流。

主导河流体系的这种转变反映在沉积物的变化上,从粗粒砂砾和卵石到细粒黏土,再到煤层和植物残体。

韦弗解释说:“通过稳定河流,可以切断黏土、淤泥和沙子向洪泛区远端的供应,因此主要积累的是有机残骸。”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佛罗里达大学的考特尼·斯普雷恩说:“它们灭绝的影响也许不仅可以通过岩石记录中化石的消失来观察,还可以通过沉积物本身的变化来观察。”

恐龙的突然灭绝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训,让我们了解地球的记录可能会如何随着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改变。

“白垩纪向古新世的过渡本质上是地球生命在地质学意义上的瞬间变化,而我们对生物群落乃至更广泛环境的改变在地质学意义上也将同样是瞬间发生的。从地质学角度来看,我们一生中发生的一切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因此白垩纪和古新世的分界线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地貌和气候的急剧重构的最佳类比。”韦弗总结说。

完整的研究报告《恐龙灭绝可以解释白垩纪-古近纪分界线的大陆相变》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 恐龙